這份近在咫尺的工作,寧願不掙這份錢,也要保護好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寸土寸水!這種不為利益所動、發自內心的環保舉動,讓人肅然起敬。其實,有些私營業主,之所以把工廠從蘇南搬到蘇北,除了從成本上考慮外,也因為蘇南對環保抓得緊,有的小工廠,因排汙超標就不讓開了,他們想到了經濟欠發達的蘇北,想把工廠搬到蘇北繼續開,沒想到蘇北雖然不富裕,但村民不是好糊弄的,給他們帶去汙染,他們就團結起來把你趕走了。

老仲點點頭說:“這兒環境好,交通也不錯,我看可以,不知租金怎麼算?”村主任笑著說:“雖然村裡想盡快把廠房租出去,但我們不敢得罪河對岸幾百號村民,我想先問問,你們想辦什麼廠?有沒有汙染?”老仲猶豫了一下說:“我們是做塑膠旅行包的,可能在氣味上有點問題,但我會在每個車間安裝空氣過濾器,保證聞不出異味。”村主任遲疑著說:“做塑膠的呀,這個不好說,回頭我跟支書商量一下,把這個專案公示一下,聽聽村民的意見,要是大家不反對,我們就籤協議。”老仲說:“還要公示?這麼麻煩。”我說:“這樣也好,省得您把廠開起來了,村民又反對,把裝置砸了,那損失就大了。”

後來,這個廠沒有開成,村民果然反對在村子邊開塑膠廠,我的朋友去了三次,和村民面對面商談,仍然沒有說服他們,只能放棄了這次投資。老仲有點不理解,說:“我是給他們做好事去了,讓他們有工作,有錢賺,總比種田強,廢氣方面我會控制好,沒想他們非但不領情,還說我想害他們,叫他們吸毒!”我笑著勸道:“您是好心,他們也沒錯,只不過立場不同,我倒覺得,他們蠻有志氣,有點君子固窮的味道。”老仲嘆息一聲說:“老弟,窮是好事嗎?我把廠開那兒,雖說有我自己的利益打算,但也誠心想幫他們一把,結果倒好,他們懷疑我居心不良,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我笑道:“爾非魚,焉知魚之樂?您認為他們窮,或許他們過得比我們開心呢!”

一個精美的景德鎮瓷器,生產它要經過多少工序多少時間?而打碎它只是舉手之間,一旦打碎,就無法還原。我們的環境,就如同這個景德鎮瓷器一樣脆弱,經不起折騰與傷害。*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裡也說了,要少折騰和不折騰。看看有些地方,一條路修了挖、挖了修,一幢樓建了拆、拆了建,不知浪費了多少人力和財力?為什麼不能把眼光放長遠一點呢?北京、西安、濟南、南京、杭州、蘇州,祖先傳下來的千年古城,都有獨特的氣質和魅力,有些老房子的下水道,至今仍完好無損,看看我們現在的新興城市,千篇一律,大同小異,走哪兒都似曾相似,那一座座橋和一幢幢樓,有多少是豆腐渣工程?過上十年八載,就憔悴得不行,必須推倒重來!去看看那些歷經千年的廟宇和古橋,至今屹立不倒,風采依舊!這不是材料和技術的問題,而是人的心態問題,心態決定生態,浮躁的心態,才導致現在的環境困境,“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做的每件事,要經得起歲月的推敲,不能再走冤枉路、辦荒唐事了。

從前有個傳說,有個大財主,據說他家裡有“聚寶盆”和“搖錢樹”,但誰也沒見過,只是聽說,聚寶盆埋在他家的莊園裡,搖錢樹藏在後山的樹林裡。一天,財主把兩個兒子叫到身前,把家裡所有的財產分給他們一人一半。大兒子為了得到聚寶盆,把莊園的地翻個底朝天,可什麼也沒找到,還耽誤了農時;他為了找到搖錢樹,叫人把山上的樹砍個精光,還是沒找到什麼搖錢樹。小兒子安分守己,兢兢業業地經營著自己的那份家業。十年後,大兒子把分到的所有財產都賣光了,變得一無所有,而小兒子接手了兄長的財產,良田獲得了豐收,山上又長滿了樹木。財主臨死前,大兒子逼著父親快把“聚寶盆”和“搖錢樹”交出來,父親顫顫微微地說:“我把它們分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