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個人電腦平臺上的辦公軟體這一棵樹上吊死,它從1980年代後期進軍了企業軟體市場,成功地打造了另外一個旗艦級產品lotus_domino/notes。

這是一個屬於典型的伺服器/客戶端架構,把“協作軟體”概念當賣點的it產品解決方案,即多人透過網路,互相協作,以一個整體的形式提高生產率。

其伺服器端為lotus_domino,客戶端為lotus_notes,具體功能包括電子郵件、日曆、聯絡人管理、任務跟蹤、即時通訊、檔案共享等等。

“協作軟體”肯定是一個美好的概念,但實現起來沒有那麼容易試想一下,好幾個人同時編輯一份文件,最後應該如何保證結果正確?

因此,lotus_domino/notes取得成功後,便和哲儒軟體的同類產品一起把持了這個企業市場,可謂收益穩定豐厚。

可就是因為辦公軟體在個人電腦平臺上的潰敗,蓮花軟體被華爾街敲打了,以至於ibm趁機鑽了空子,動用了大約30億美元的資金,強行收購成功。

本來,藍色巨人打算以一種溫和的方式,拿下蓮花軟體,可雙方的談判過程幾經反覆,始終被沒認清實際情況的蓮花軟體公司員工,以雙方企業文化差異過大為由反對著。

ibm眼見著這個難得的機會就要從手邊溜走,於是便當機立斷地採取了激烈的手段。

藍色巨人之所以如此不顧吃相,那是因為蓮花軟體的表現雖然引來華爾街的不滿,但它的價值還在,尤其像lotus_domino/notes這樣的企業應用解決方案,和ibm的產品線互補性極強。

lotus_domino/notes在架構設計上有一個厲害之處,即足夠開放,吸引來了大量類似瀏覽器“外掛”那樣的第三方應用程式,並形成了一個可圈可點的生態圈。

甚至lotus_domino這個伺服器,可以輕鬆地承擔網站伺服器的角色。

當成功收購蓮花軟體後,ibm在網際網路生態圈上,除了原來的硬體伺服器、軟體資料庫之外,又迅速佔據了一個網站伺服器的節點有著如此重要的戰略意義,藍色巨人哪裡還顧上紳士風度?

本來,微軟看著蓮花這個曾經在辦公軟體領域把自己逼得節節敗退的對手,落得如此下場,很是幸災樂禍地快意。

但沒想到的是,華爾街這麼快又把教訓的鞭子,抽向了自己。

蓮花軟體公司被裁掉的員工,臉上的眼淚還沒幹呢微軟和蓋茨怎能不膽戰心驚?

相比於蓮花軟體被強行收購,蘋果電腦則主動尋求被收購其執行長邁克爾斯賓德勒,正積極活動,把公司推銷給ibm、惠普,甚至太陽微系統公司,好擺脫糟糕的經營狀況。

只是可惜,已經被華爾街唾棄得股價都要跌破10美元的蘋果公司,不像蓮花軟體那樣,手上有著諸如lotus_domino/notes之類價值幾乎無法取代的籌碼,實在很難勾起買家的興趣。

畢竟,現在的個人電腦市場格局非常明確方圓個人電腦成為主流;而ibm…pc相容機、蘋果電腦等,則淪為小眾。

不得不說,邁克爾斯賓德勒看中的蘋果電腦的將來婆家ibm、惠普、太陽微系統公司,每一位都堪稱“相貌堂堂”,足以“託付終身”。

可問題在於,ibm、惠普、太陽微系統公司的計算機硬體產品線,都把伺服器和工作站做為了重點,而將個人電腦放到了補充的地位。

其中,惠普早就擁抱了方圓個人電腦標準;ibm進入1990年代後,迫於現實壓力,不得不轉投進方圓個人電腦陣營;太陽微系統公司則對個人電腦的興趣一直都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