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王真跡全部到手!大土豪劉一謙只有三王,還差個王時敏。
“王翬的富春山居圖,王原祁和王時敏的西湖十景,現在是王鑑的清明上河圖長卷,四王已經到頭!”
“四王算什麼?我們四僧才厲害!”
“對,我是苦瓜居士石濤的山水十二開冊頁,經過清代大藏家汪守正、胡雪帆、還有陳氏的遞藏,比王翬強。”
“還有我,我是八大山人朱耷的書畫合璧冊頁,一共九開。當年是齊白石收藏,被譚敬高價搶過來的。”
“讓我說!我是弘仁1663年的山水冊頁,十開。是為了好友程正葵所繪,存世量極少。”
“髡殘的雲海奇峰十二開,石溪老人珍藏……”
吳天緣興奮的研究著四本冊頁,都是精品力作,代表清初四僧的最高水平。
當時北方清廷奉“四王”為正統,江南地區卻出現一批富於個性的畫家,他們與北方宮廷四王崇尚摹古的畫風有很大出入。四僧乃當中代表,他們出家為僧,多抱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其中石濤(朱若極)、八大山人(朱耷)更為明宗室後裔。
“運氣真好,今天不但收齊四王,一下子連四僧都搞定,清代山水已經收藏到頭嘍!”
譚敬不愧是大藏家,品位很高,書畫第一是手卷,但存世量太少。然後是冊頁,最能代表一個畫家成長曆程。因為冊頁不一定是同時畫成,好多都是藏家經過很長時間收集,整理同類題材或是風格,集合而成,尤為難得。
“這是元代趙孟畹娜�褳跡俊�
“還有倪瓚《虞山林壑圖》和柯九思《上京宮詞》?”
吳天緣拿出三幅包裹很嚴的畫,好奇的一交流,大罵道:“果然是高仿,奶奶的!”
譚敬就是譚敬,都跑路了還不忘騙人,帶著三件元代名家鉅作,估計是最後留著翻身用。
“還有胡經仿的歷代名家印章,這麼多?”
吳天緣拿出最底下的印章盒,裡面大大小小有六七十塊,各種材質的名家印章。
當年胡經描摹印章之準確,不但與攝影無異,而且有虛有實,精神畢現,鋅板的做手也好,足與日本鋅板鬥勝。先後做了大小印章數百方,上至宋元名人下及歷代公私藏印,而且書畫印章與紙絹舊氣多能逼真。
鑑定真偽印章是最重要的一環,名家為了防偽,都在印章上下很多功夫。張大千和齊白石自己刻印章,就是為了防止別人高仿。所以高仿最難的不是畫,而是印章。這也是印譜珍貴的地方。
“都留著,以後用的著,特別是高仿,騙死人不償命!”
最後他拿起厚厚一疊古籍善本道:“你們不用說,乾隆編撰的石渠寶笈,也是用來做假的資料!”
吳天緣看著四十四卷石渠寶笈,這些肯定是譚敬團伙用來造假的重要依據。
《石渠寶笈》是清代乾隆、嘉慶年間的大型著錄文獻,初編成書於乾隆十年,共編四十四卷。著錄了清廷內府所藏曆代書畫藏品,分書畫卷、軸、冊九類。
《石渠寶笈》經過初編、續編和三編,收錄藏品計有數萬件之多。其中著錄的清廷內府所藏曆代書畫藏品,分書畫卷、軸、冊九類;每類又分為上下兩等,真而精的為上等,記述詳細;不佳或存有問題的為次等,記述甚簡。
再據其收藏之處,如乾清宮、養心殿、三希堂、重華宮、御書房等,各自成編。一套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一套現存臺北。
“這套應該是國內第三套乾隆正版石渠寶笈,以後天緣也辦個石渠寶笈內府秘藏特展。”
吳天緣檢查一遍,沒有別的遺漏,帶著箱子上樓。別墅外表看著舊,內部還不錯,打掃一下這裡就是香港的住處。
“這裡還不錯,價格也算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