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淵博,而大唐的教育體系不完善的架構更是讓這種不屑一顧變得理直氣壯。

大唐最高學府招收的是權貴官員子弟,當然,你要說平民子弟也有人進了國子監,確實是有,但他們進的是算學這等類似於後世技校的地方。

如此下面的人只能種地,上面的人倚仗著學習霸權,以及家中的關係,牢牢的把持著向上的通道。

這條通道只留下了一條縫隙,偶爾有底層人能飄上來,隨後被拉攏同化……

這便是大唐版的階級固化。

而擊破這個階級固化的人就是武媚!

「科舉始於前隋,但開頭還是先帝……」

「科舉?」包東不解,「那不是哄人的嗎?」

「胡說!」賈平安笑罵道:「那不是哄人,而是下面沒幾個讀書人。」

包東撓撓頭,「那弄了科舉作甚?」

「留著希望。」賈平安緩緩而行,「先帝時詩賦只在上層流轉,帝王和重臣們詩賦相和,下面的百姓看著這一幕敬若神明。學識也是在上層流轉,下面的人想窺探,只會撞的頭破血流。

而科舉就是一根管子,一頭連著下面的百姓,一頭捅到了上層,下面的百姓可鑽進這個管子裡,一路鑽到上面去。」

武陽伯真的是太天真!

雷洪扯著撫須,「武陽伯,我有好友在吏部,他說科舉入仕的官員升職艱難,被那些權貴高官子弟看不起呢!」

這便是現狀。

「會好的。」

李治對科舉也是那個尿性,但好歹比先帝更重視了些。

直至武媚,科舉才正兒八經的進入了正軌。

科舉始於前隋,而真正的大興則是在武媚時期。

不管是糊名還是制科,或是大力提拔科舉入仕的官員,都和武媚息息相關。為了提高科舉舉子的地位,她甚至還弄出了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