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這種油滑的論調,顯然是想敷衍過去,可那位氣候專家卻不依不饒追問道:
“蘇先生能說清楚一些嗎?你到底是什麼立場?”
蘇懷淡淡道:“為了環境,全球降低碳排放是好事情,但是簽訂的協議要公平,要減排世界各國要有統一的標準。”
氣候專家大義凜然道:“這就是統一標準!現今世界所有國家,在50年後降低到目前碳排放的百分80!”
“以目前來算?”蘇懷滿臉奇怪道:
“歐美髮達國家在大災難之後的100時間,碳人均排放量是我們華夏的7。54倍是吧?”
氣候專家調侃道:“蘇先生這資料是哪裡來的!?我從來沒聽說過,現在華夏的碳排放是世界第二,我們怎麼會是你們75倍?”
“我說的是人均,人均聽不懂嗎?”蘇懷提醒道。
人均?
眾多代表這才反應過來,都是面面向覦。
在國際問題上,向來都是以一國總體而論的,還從來沒有人提出過人均這個概念。
華夏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國,碳排放雖然大,可這一人均下去,自然就沒剩多少了。
“怎麼能用人均呢!?”
“荒唐,聯大會議向來都是以國家為單位討論,什麼鬼人均?”
“人均……這概念真是新鮮~”
在這個時空,華夏的外交手腕還不太成熟,往往在國際事務上經驗不足,在輿論上吃了很多虧。
而在蘇懷原本時空也是如此,但是後來外交部找了一個非常合適的概念來談判,那就是“人均”。
什麼事情,華夏一“人均”下去,就好談了。
碳排放就是個典型,蘇懷淡然地道:
“是這樣的,我們算一下,從現在開始算,歐美髮達國家在50年後儘管降了百分80,但是你們基數我比我們華夏大這麼多,結果人均上還是比我們大得多,這難道能說是公平嗎?
你們世科院也說了,地球只有一個,地球是母親,那憑啥就讓我們犧牲大頭救地球媽媽,你們就犧牲這麼點?”
蘇懷說道這裡,也是鄙夷地望著那位專家一眼:
“這說句不好聽的,你們現在喊得口號震天響,實際上是立了牌坊又要當那啥啊……”
現場的人都懵了,蘇懷把他們話繞過來打他們臉,還反過來臭罵他們是那啥……這人也太狂妄了。
那名氣候專家卻是怒道:“簡直是豈有此理!蘇先生,你身為華夏聯大代表,怎麼能口出汙言穢語呢!”卻沒有正面回答蘇懷的質疑。
“是嗎?我這話過份嗎?”蘇懷滿臉微笑道:
“那好啊,如果是這樣,我們雙方一人退一步行不行,我就不算你們以前那100年排放的,我們華夏都不跟你們計較了~~從現在開始,今後50年,我們華夏的人均排放量只達到你們的人均的百分80,這總可以了吧?”
那名氣候專家怒道:“那怎麼行,你們華夏人口那麼多,這麼一乘,要造成多少汙染啊!?”
“哦……”蘇懷的語氣突然冷了下來,眼睛盯著那名專家道:
“那你的意思就是你們歐美人是人,而我們華夏人就不是人了,連達到你們百分80的人都不行?”
那名專家立刻一個激靈,馬上反應過來,澄清道:
“蘇先生你轉移事實,你看看歐美家庭,現在人人都是有汽車,空調,發達程度決定了碳排放的多寡基數~~”
蘇懷猛然打斷道:“好!就是這個話!也就是說,因為你們發達所以你們碳可以多排,因為你們先進,所有你們就該多汙染地球?
所以!在你們心目中,你們歐美才是發達人,其他國家的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