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許他們殺入侵者無罪!若事態繼續擴大若事態擴大,便以大哥的威望,想辦法策反東京道的漢民和東海女真,把戰場前推,到遼陽府和黃龍府之間打去!如果會寧真要壯士斷臂,那我們便把這北國翻過來!局勢大亂對我們對會寧都沒什麼好處!不過真逼到頭上來我們也不能示弱!”

楊應麒聽得怔了,失聲道:“二哥,原來你比六哥還狠!”

曹廣弼道:“不是狠,迫不得己罷了。”

“好,我會跟大哥說的。”楊應麒轉身要走,曹廣弼忽然道:“應麒。”

楊應麒停步回頭,只聽曹廣弼道:“不管生什麼,若有十萬火急的事需要我上岸,便放煙火為號。”

“嗯。”楊應麒道:“謝謝你,二哥。”( )

第一八零章 異

第一八零章 異(上)

和曹廣弼、蕭鐵奴相比,楊開遠實在是個“沒什麼性格”的人。他不像蕭鐵奴那樣好色,實際上在私德方面他幾乎沒什麼瑕疵——這並不見得是他刻意營造出來的表象,也許只是因為他這方面的**不是很強烈罷了。但他又不像曹廣弼那樣執著,當初張浩來說媒,他見對方條件不錯便答應了,絲毫不以關內關外、渤海宋籍為芥蒂。不過這次婚姻卻讓他成為渤海人眼中的“女婿”,渤海張家將家業不斷南遷,很大程度上也是認為可以圍繞他來確立起家族在漢部中的地位——這倒是他始料未及的事情。

和其他幾位將軍相比,三將軍也不是一個頭上有耀眼光環的人。在大家的印象中,他的才華比不上楊應麒,武勇比不上阿魯蠻,智計比不上歐陽適,用兵比不上蕭鐵奴、曹廣弼,用撒改的話來說,他不過是一個才能中上的平庸之輩。不過,或許正因為他“平庸”,所以大家才對他沒有很過多的機心。無論在津門、在遼口還是在會寧,他跟誰都有不錯的交情,從宗翰、宗望到吳乞買、斜也,誰都知道有這樣一個人的存在,不過大家也不怎麼重視他。

而在漢部內部,楊開遠的人際關係也相當好。

他和折彥衝感情很不錯,雖然從來沒有達到像蕭鐵奴或楊應麒那樣的親密,但大將軍和三將軍站在一起永遠會給人一種親融和諧的感覺。折彥衝親自出兵時他常常負責後勤,折彥衝為阿骨打負責後勤時他則常常作為折彥衝的副手,在很多場合裡大將軍和三將軍的身影是重疊的——當然,大家當時注意到的都是大將軍,但事後如果回憶,也會隱隱約約記得有個三將軍站在大將軍身邊。

楊開遠和曹廣弼的交情就更好了。在遼口,楊開遠多次作為曹廣弼訓練、徵調兵馬的副手,楊開遠沒有曹廣弼那種融會故有、推陳出新的才華,不過和曹廣弼合作得久了,加上多年的累積,讓他的軍事素養和戰爭技巧都顯得不比曹廣弼差多少。而對曹廣弼來說,兄弟裡面和自己合作得最多的也是楊開遠,曹廣弼不在遼口而由楊開遠主持軍務的情況時常生,而漢部的主力軍事系統的兵將也大多認為三將軍有這樣的資格。

至於楊開遠和楊應麒的關係,那就更不用說了。七兄弟裡楊開遠是除楊應麒外書讀得最多的人,無論在會寧還是在津門,他都曾協助楊應麒料理一些政務,楊應麒手下的文官很願意相信這個有些儒雅、親和又頗通詩書的將軍,管寧學舍的儒生也都很喜歡和他交往,儘管他學識不如楊應麒,但也因此更能虛心地與大家探討問題,許多學生在楊應麒面前嚇得不敢開口,但遇上楊開遠卻能敞懷而談,常常能因此而揮常水準。除此之外,楊開遠還是兄弟裡面唯一和楊應麒有血緣關係的人,這一點大家都沒有刻意去突出它,但“大楊將軍”和“小楊將軍”的稱謂多多少少還是流露了一些端倪。不但在外人眼裡如此,便是在楊應麒心中,楊開遠也是一個天然的可信賴的物件。

此外,如果讓歐陽適在兄弟七人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