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如果能過兩百推薦票就再加更一章!我要求很低的
每個月的月考,對於盧鴻的入室弟子來說,都是一場考驗。
儘管盧氏草堂如今已經有近百聽講的學子,但大多數人都是通不過盧氏三考,也拿不到那些大儒名士的薦書,於是只能附廬聽講,聽憑自由來去,並沒有參加月考的資格。而夠資格參加月考的人,每到最後幾天就已經開始緊鑼密鼓地預備了起來,因為每個月的考問都是盧鴻親自出題,人人的卷子都根據各人選擇的課業而不盡相同,若要想作弊,那不但丟臉,而且幾乎是不可能的。
正因為如此,儘管已經不是第一次參加月考了,但崔儉玄還是死活拖著杜士儀熬了兩個通宵,當最後好容易答完了,眼巴巴看著大師兄笑吟吟把卷子收上去的時候,眼圈發黑的他忍不住打了大大的一個呵欠,隨即才精疲力竭地往後一仰,叫苦連天地抱怨道:“除了試賦,咱們既然都是學得一樣,為什麼非得兩份不同卷子,盧師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添麻煩嘛!真是的,天知道我多不容易才把那些書啃完……”
仰天躺著的他見杜士儀站起身懶洋洋伸了個懶腰,卻不像自己這樣疲憊,他不禁一個鯉魚打挺坐了起來,又掃了一眼那些書案上摞起老高的線裝書,倒吸一口涼氣說道:“真不知道你這小子哪來這麼好的精神,這幾個月你算算你抄了多少書?要聽講,要定期交課業書卷,要爬山,要回去看十三娘,還要月考,這時間你居然夠用!你小子還任由那個柳惜明在外頭傳揚你江郎才盡,你這是……這是……”
聽到崔儉玄一下子卡了殼,分明找不出準確的形容詞,杜士儀便笑眯眯地說道:“你是不是想說,我這是扮豬吃老虎?”
“對,沒錯,就是這意思!扮豬吃老虎……這形容真是妙絕!”崔儉玄立時在身下坐席上狠狠拍了一巴掌,結果卻被那巨大的反震力震得手掌生疼,一面倒吸涼氣揉著手掌,一面沒好氣地說道,“我就說,你肯定沒安好心!”
“我都是做不出詩來的人了,當然是江郎才盡!”
杜士儀沒理會崔儉玄的白眼,走到書案邊上翻開那一本本抄錄好又親手裝訂的線裝書,心裡頗有一番說不出的成就感。自從送走公孫大娘之後,他除卻隔三差五回去探望杜十三娘以及在草堂聽講,還有盧鴻單給他開的史籍小灶,便開始了閉門屋中坐,一心只抄書的日子,原因自然是他每抄一本書,就會原原本本記下一本書。現如今好幾個月過去了,從《春秋公羊傳》、《左傳》、《吳越春秋》、《史記》十數卷以及《永徽律疏》二十九卷,只從這滿屋子的手抄書就能看出他這些日子下的苦功夫。
當然,倘若不是盧鴻和盧望之這些師兄們都拿出了自己珍藏的書籍,他也不可能抄了這許多。畢竟,《永徽律疏》可不是想找就能找得到的,尤其是這大多數人都在求為文學雅士,而不是為法吏的盧氏草堂。
現如今,草堂附廬聽講的貧家學子,不少都開始學他用線裝書的形式抄書讀書,在這些人當中,肯下苦功的他已經成為了一個榜樣。
崔儉玄見杜士儀背對自己摩挲著那一本本的書,突然開口問道:“喂,杜十九,公孫大家說的少室山五乳峰少林寺,你打算什麼時候去?”
一聽到崔儉玄問這個,杜士儀頓時手上一頓。他對於少林寺的印象實在是深刻得有些過分了,因而竟是發呆片刻方才轉身笑道:“怎麼,你就打算丟下草堂這邊的學業跑去那兒學劍?”
“難道不能兩邊兼顧?”崔儉玄自信滿滿地挺起了胸膛,繼而振振有詞地說道,“出將入相嘛!手無縛雞之力怎麼行,我從小騎得馬射得箭,就是劍術也跟著兩位老師練過一陣子,要不是這回我阿孃說動我祖母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