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風;將郭氏之中文武雙全的子弟薦舉上來。幾日之內;我已先後簡拔郭氏子弟;任命旅帥及隊正十一人;更超遷拔擢兩人為各軍副將所以;倘若要說連根拔起;本大帥要連根拔起的;是爾等這些橫行鄯州;壞了郭大帥英名;亂了鄯州軍心民心的惡徒而不止郭氏;但凡軍中英才;本大帥一定會不遺餘力加以簡拔”
當傳令官將杜士儀這一席話完完全全複述轉達了出去之後;不過片刻的寂靜;就只聽四周圍傳來了無數喝彩。
“杜大帥英明”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七百四十九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
杜士儀既是突然發聲;將打算挑動事端的郭十三給壓了下去;剛剛險些被激得大怒的唐明;也終於深深吸了一口氣;冷靜了下來。等到杜士儀頷首示意;分明還是把主導權交給了自己;他定了定神;便鎮定自若地開了口。
“杜大帥既是解說了後半截;那你前半截的疑問;我也不妨於你剖白清楚。你剛才說;不過是幾個老卒的殘破草屋;不過是射了幾支火箭;一不曾將其徹底焚燬;二又不曾謀奪任何財物;你以為如此便可輕罪處置?須知永徽律疏中早有明文;但凡官府廨宇及私家舍宅;只要是放了火;不論屋舍大小;損毀財物多少;一律徒三年。之前爾等射出的火箭;曾經損毀張家菜地柴房;這就是坐實犯了此條。爾若不服;可向上申訴;但凡熟知律法者;都是同樣一個結果”
這一次;輪到從來不知道律例為何物的郭十三面如土色了。而唐明既然重新抓到了主動權;自是又聲色俱厲地斥道:“再者;你說不過是幾個老卒的殘破草屋?老卒這兩個字;豈是你這等只知享樂的紈絝子弟可以輕視他們渾身披創浴血奮戰時;你在何處?這些屋舍;是他們親手一磚一瓦一木;辛辛苦苦建造起來的;卻險些毀於你這輕薄小兒之手;你不知悔改也就罷了;反而輕描淡寫意圖脫罪;你捫心自問;腔中這一顆心全都是民脂民膏;全無半點熱血忠勇”
說到這裡;唐明終於霍然起身;高聲說道:“杜大帥昔日於萬年尉時;曾主理藍田縣主私佔山澤水利之案;彼時秉公處斷;雖宗親亦不得免。我雖不敢與杜大帥比肩;然則今日郭氏這十餘人縱火罪證確鑿;當依律嚴判徒三年”
徒三年是什麼概念?唐律五刑;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徒刑是第三等;重於杖刑;而徒三年又是徒刑五等之中最重的一等。這三年帶著刑具苦役;可比杖刑一二百更加羞辱;更加難捱。因此;當聽到自己竟然要服徒刑三年的時候;剛剛捱過笞刑的一個郭氏子弟竟是一頭栽倒暈了過去;餘者亦是臉上殊無血色。而這時候;剛剛被杜士儀和唐明先後駁得體無完膚的郭十三突然彷彿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似的;高聲嚷嚷了一句。
“徒刑不是可以贖銅嗎?我可以贖銅;不論多少我都出得起”
幾乎是郭十三開口嚷嚷的一刻;唐明便冷笑道:“贖銅?要用我大唐永徽律疏贖章中的條例;有條件若於。其一;你自身是九品以上官;八品九品皆可;其二;你之父母或祖父為七品以上官;至於第三條;想來你家中尚未有資格享受議請特權的近親。我且問你;你有九品以上官?你之父母或祖父為七品以上官?”
此話一出;下頭十幾個人中;有人如獲至寶;但大多數人都面如死灰。儘管郭知運當年鎮守鄯州為隴右節度使之後;曾經大力提拔了一些郭家人在軍中任職;可軍功也不是能夠隨便亂送的;再加上開元之初;軍功稽核頗為嚴格;除卻郭英又這樣一落地就享受了恩蔭官職的;餘者在七品以上官的郭家子弟還真是沒多少。至少;嚷嚷著贖銅的郭十三就只是家中稍稍殷實;父親不過是旅帥。
見郭十三整個人僵在了那兒;唐明方才厲聲說道:“我唐律之中雖有議請減贖之法;可那乃是陛下體恤個為官不易;為尊者稍有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