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放映的什麼?”顧雅螺懶散地坐在椅子上,背靠著椅背輕鬆地問道。
“江湖三女俠,湊合著看吧!”路西菲爾嘿嘿一笑道,“我們是來感受氣氛的,吃過大魚大肉,來感受一下清粥小菜。”
邵氏電影一度是香江電影的代名詞,從1958——1985年,邵氏共生產一千多部電影,他擁有亞洲最大的影城,推出一系列恢弘的古裝宮闈片,黃梅調電影和武俠片,在銀幕上再造一個充滿‘古典印象’的中國夢。因而邵氏能夠長踞東亞和東南亞市場的霸主地位。這一電影王國,是後來香江電影躋身世界影壇的奠基人。
60年代是武俠電影的第一個黃金時代,70——80年代功夫片的“黃金年代”。
說話當中電影開始了,60至80年代香江邵氏公司出品的電影中,無論是古裝黃梅調,抑或民國軼事劇,甚或抗日題材電影,絕大部分都在其清水灣片場流水線完成。
是以,從畫面質感上來說,無論何種型別,總能找到對應的佈景來作為解決方案;從影像質感上來說,則切斷了觀眾透過鏡頭認識真實世界的可能。所有的故事。都天然存在於佈景中,銀幕上的中國河山,也只是一種浮華的想象。
雖然現如今山水是佈景搭出來的假的可人是真的。後世山水是真的,可人卻是假的多。
故事很老套,兩人卻看的津津有味兒,沒有那種男女在電影院約會,發生些曖昧的事情。
頂多是路西菲爾抓著顧雅螺的手不放,兩人內心早已不是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再說了年齡擺著呢!所以倒是認真地看電影。
故事講述三姐妹為報仇殺敵。壞人寫得沒那麼笨,詭計和陰謀一個接一個,大姐**美人計反中圈套。二姐是主角機智臥底,潘迎紫小妹一直受傷,玄鐵神劍磁力驚人。
就像張冀說的,都是盛名所累啊。臉上有了劍疤的羅烈一下子就從愣頭青變成大反派了。說是江湖三女俠。最終還是羅烈大戰張冀。兵器很牛。強力大磁鐵。
三女俠,有兩個成寡婦了。劇情頗離奇,只是有些弱智,最後的竹林之戰不錯。
編劇很有功力劇情頗為曲折,只是有些近於兒戲。兵刃也夠搞,最後用木石為兵刃居然搞定了玄鐵神劍。中間瑕疵也讓顧雅螺他們一目瞭然,不知是停機再拍還是修復的膠片斷了,銜接不自然。最後的竹林大戰拍得頗為用心。不過也沒啥想象力。
羅烈演**oss好**,完全蓋過正義一方的魅力。三女俠略蠢……
&*&
江湖三姐妹放映完畢後,中間休息十五分鐘,兩人去了一趟衛生間,影院裡只有稀稀落落的幾個人,都出去放風了。
兩人回來坐著閒聊,對於咬甘蔗兩人還真做不出來。所以路西菲爾買了些瓜子,顧雅螺抓了把瓜子,悠閒的坐在椅座上,邊磕邊聊。
瓜子皮扔在空紙袋裡,電影看完後,隨手拿走,扔到垃圾桶裡。
“下面是放映什麼?”顧雅螺隨口問道。
“梁祝。”
“黃梅調經典,很賣座的影片。”顧雅螺想起來道。
這部神話一般的電影,在臺灣上映時,連映數月,賣座記錄據說保持的二十年,有一位老太太甚至看了141遍,猛人!它之所以賣座,是因為去了臺灣的大陸人懷念故鄉,多次進電影院,只是為了熟記歌詞。
“依然是國語片。”顧雅螺輕問道。
“對!”路西菲爾不解道,“我記得這裡不應該是粵語片的天下,我粗略看了一下都是國語片。如有名的《不了情》與《江山美人》都是國語片。”
顧雅螺想了想道,“1950至1960年代香江國語文化流行,兩岸忙於政治、軍事,爭鬥,香江此時卻傳承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