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宇文大郎又不是偏聽偏信的人;只要你真是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他自不會多嘴去告訴自己的妹妹。”杜士儀隨口一句揶揄之後;便換上了正色;“好了;說正事。五日之後;便是鄯州軍大比。從隴右節度使下轄兵馬使;到各軍正將、副將;都會挑選驍勇參加此次大比;而居於前列者十人;除卻獎賞之外;隴右節度使大多會將其提拔為旅帥隊正之類的低階軍官;甚至隨身親衛;從而激勵上下。至於有想要揚名者;則會挑戰各軍正將副將甚至兵馬使。
這自然是絕對不合規矩的。大唐上下之分極其嚴格;軍中亦然;然而;隨著府兵漸漸傾頹;各鎮軍中往往採用募兵;同鄉一大片的情景越發普遍。一時間;高層的將領需要提拔親近自己的中層軍官;中層軍官又需要籠絡底層軍官為己用;底層軍官倘若不能在所部之中大量任用自己的親朋故舊;那也很難握住軍權。故而以下凌上的情形已經漸漸露出了苗頭。每年雖則真正有自信敢挑戰的人極少;挑戰成功也未必能夠一舉躍居高位;可終究讓下頭驍勇趨之若鶩
而這正是當年郭知運為隴右節度使期間創立的規矩
張興和鮮于仲通交換了一個眼色;前者便站起身道:“大帥的吩咐;某必定會全力以赴。”
因為顏真卿仍在微服私訪;張興被眾多宴請絆住;訪求賢才以及當初要打探的各種資訊;就只有鮮于仲通一人了。此刻;張興退下;給人一種宿醉未醒還需要補眠的假象;鮮于仲通便上前稟報了自己這兩日見過的人;以及其他相應資訊。就在這時候;外頭突然有人輕輕叩門;卻是門外侍童的聲音。
“大帥;杜郎君求見。”
“是子美?”正好鮮于仲通的稟報告一段落;杜士儀想了想;向鮮于仲通投了一個徵詢的眼色;見其搖搖頭表示再無他事;他就揚聲說道;“讓子美進來吧。”
出了門的鮮于仲通見杜甫站在門前院子中;面色彷彿有些躊躇;他上前之後便笑道:“子美進去吧;大帥眼下正是閒暇。”
杜甫知道鮮于仲通乃是去歲進士及第的前進士;心頭有些說不出的羨慕。他的祖父乃是進士出身;可到了父親便只是沾了祖父的才名;以及同胞兄弟為父手刃仇人的孝名;自身在科場上全無建樹;乃是門蔭入仕。而到了他;就連門蔭都沒法企及了。打過招呼後;他便依言進了門去;等行過禮時;杜士儀搖手示意不必;又請他落座;他遲疑片刻卻依舊站在了那兒;而且再次深深一揖
“大帥如今執掌鄯州隴右節度;幕府多才俊;子美不才;既然一路相從到鄯州;希望能夠為大帥分憂。”
杜甫竟然直截了當說出了這樣的話來;杜士儀在詫異之外;不禁又有些好奇:“子美莫非是想求幕府官?”
“不”杜甫脫口說出了一個不字;自知失言;連忙又解釋道;“我七歲能詩;而後小有才名;可正如之前大帥所言;我還從來沒於過什麼實務;不具幕府官之能。我只希望大帥能夠委派我一些力所能及之事;讓我能夠真正歷練一二;日後應試科場也能多些底氣。”
“此事你和太白浩然少伯他們可商量過?”
“太白說他雖有妻室;但別無家族負累;對於瑣事細務沒什麼才能。浩然亦是清逸隱者之風;說是屆時遊西域之後;便會迴歸鹿門隱居;少伯亦是煩厭了仕途傾軋。可家父諸子之中;我是長子;若是不能給弟弟們做一個榜樣;我這個長兄就太無能了。”說到這裡;杜甫便誠懇地再次長揖道;“希望大帥成全我此志”
“你既如此說;我若再不答應;豈不是不通人情?”杜士儀欣然一笑;繼而說道;“奇駿近來代我赴各方邀約;筆墨案牘我就少了一個幫手;子美就請多多偏勞吧。”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七百四十章 隴右軍威
隴右節度使下轄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