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後便問道:“事到如今,真的無法可想?”
“那當然不至於。”陳永嘿然一笑,這才輕描淡寫地說道,“為了這次能夠讓郭子儀他們三個立下戰功,杜大帥不得已用了那些蕃兵,而且還從其中抽調了兵馬,現如今那些胡酋因為蠅頭小利而暫且沒有計較,而杜大帥也依照他們所請,上書請求將那些在江淮和河洛的胡戶赦歸朔方,陛下已經準了,而且還劃出了當年的六胡州舊地,也就是宥州來安置這些人。可那些胡酋打的什麼主意,你們會不知道?”
謝智立刻醒悟了過來:“你是說,小杜是因為不熟悉朔方的情形,只看到蕃兵好用,故而方才利慾薰心……”
“不要再一口一個小杜了!這次你吃的虧還不夠大?”曹相東沒好氣地打斷了謝智,見其果然訕訕的,他便加重了語氣說道,“不要小看了咱們這位杜大帥。他當初為什麼不是一次性讓郭子儀帶上三千兵馬,而是從中挑選出了千餘人?還不就是防著那些蕃兵譁變作亂!就是這千餘人,郭子儀也用盡了渾身解數,他是怎麼安撫人心的,你們應該也已經知道了,從前咱們都小看了他這區區一個裨將!所以,杜大帥不可能不知道那些胡酋的鬼主意。”
“沒錯,我就是覺得,杜大帥是明明知道,卻依舊與虎謀皮。”
陳永點點頭認同了曹相東的說法,但也提出了自己的判斷:“這次陛下赦歸那些胡戶,看似是因為杜大帥挾打了勝仗之威,總要給他這位朔方節度使一些臉面,但實則何嘗不是因為陛下早已知道這些胡戶聚居在江淮河洛,常常生事,官府不勝其擾,於是一直在心煩?所以,杜大帥奏了蕃兵之功,陛下也順手解決了麻煩,至於胡酋們的鬼主意,杜大帥也知道,那些江淮河洛的胡戶背井離鄉幾十年,和眼下這些各懷鬼胎的胡酋未必會一個鼻孔出氣,到時候杜大帥自然能夠繼續用他的分化之計,但我們也可以從這一點入手!”
見曹相東和謝智同時為之動容,陳永便挾了一筷子肉絲,低聲說道:“那些胡酋如若雞飛蛋打一場空,你說到時候是否會惱羞成怒?”
話說到這份上,其他兩人自然都心領神會。可一想到這件事要爆發需要的時間,如今卻無法遏制杜士儀憑藉節度使的權勢繼續挖他們的牆角讓人歸心,謝智不甘心,曹相東就更加難以安眠。陳永自己也知道這一點,於是只能勸解道:“秦大疤這夥人被杖殺之後,朔方如今再無刺頭敢冒出來,而現如今杜大帥一戰立威,將卒歸心,旁的手段就更不奏效了。何況也未必等多久,河洛降戶至多半年就會先遷過來一批人,那時候總能有機會。”
“噓,半年……”謝智氣餒地嘆了一口氣,繼而便打起精神道,“幸好咱們後頭有李相國,否則真的撐不下去了!半年就半年,有盼頭就好!”
就連曹相東也不得不認同陳栐的話,杜士儀現如今已經穩穩當當紮下了根基,他們能利用的可趁之機已經越來越少,再加上來聖嚴等人已經全數投了過去,他們的騰挪餘地越來越少。於是,他在舉杯一飲而盡後,就鄭重其事地說道:“事到如今,接下來這些時日,咱們就得夾起尾巴不容有失了。忍字頭上一把刀,半年之後見分曉!”
這經略軍中的頭三把交椅都悲觀地認為,不等胡戶迴歸之事掀起波瀾,再難以動搖杜士儀這個朔方節度使,這也就代表著,在上任四個月後,杜士儀終於奠定了自己的權威。儘管那種權威還遠不能和信安王李禕彪炳的戰功相提並論,但至少是一個良好的開始。
既然能夠不用再受麾下某些軍將掣肘,杜士儀自然就能夠騰出手來做其他的事情。因為在和突厥茶馬互市的時候,源源不斷輸入朔方的茶葉,對於茶商而言大有利潤可言,於是杜士儀用朔方節度使府招標的方式,很快選擇了來自蜀中和江南的幾家茶商進駐西受降城,從中抽取互市稅。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