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還給杜幼麟預備了行裝。面對滿臉不解的丈夫,她笑著說道:“在長安這些年,幼麟每年都會去嵩山探望盧師,如今陪你這個父親去拜見師祖,自然是最合適不過的。”
杜士儀這才恍然大悟,想想也說不出什麼反駁之詞。眼看幼子笑著打了個招呼,出門去安排隨從以及路上行程了,他不禁看著妻子,似笑非笑地問道:“幼娘,你做事從來都不會無的放矢,這到底是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好了好了,回頭你就知道了!”王容笑吟吟地推了杜士儀一把,隨即輕聲說道,“一路平安,別忘了,我和孩子們在長安等你。”
“你也保重!”
多年夫妻,兩人已經默契到不用再說很多纏綿情話。臨別之際,杜士儀只是緊緊握了握妻子的手,隨即便上馬揚鞭而去。
自從出鎮朔方之後,杜士儀已經很久沒走過長安往東的那條官道,本來他此行過了潼關,便要折往北面的太原府,如今請得聖命,能夠先去一趟嵩山探望師長,便要繼續東行,經洛陽前往嵩山。儘管如今漠北無戰事,河東朔方都能平安,但他畢竟身負軍國要務,一路快馬加鞭,每天疾馳在路上的時間少說也有六七個時辰。
隨著盧氏草堂名聲遠揚,官府修路築橋,大環境已經發生了不少變化,從前對這裡地形最熟的他竟是得靠杜幼麟帶路。看著沿途那一處處醒目的牌匾標誌,他感受到了這些年草堂的欣欣向榮,自然覺得欣慰十分。順著那條已經寬敞平坦許多的山道進山,除卻蕭瑟的冬日景象,更多的是在冬天依舊鬱鬱蔥蔥的常青植物,最終,他就望見了遠處那一大片各式各樣的草屋,以及那一道垂於山間的銀練!
杜幼麟年年代表父母前來探望送禮,眼看快要到了,當即親自策馬上前。等到他回來時,身後跟著的卻是一個陌生的年輕人,顯然是這些年中方才拜入草堂的學子。儘管杜士儀一身便服,可來人依舊顯得十分拘謹,在馬下長揖行禮後就開口說道:“不知杜大帥親臨,有失遠迎。我已經讓師弟入內去通報諸位師兄出來迎接了,只是盧師連日以來身體欠安,不知道能否見貴客。”
杜士儀當即便躍下馬背,含笑說道:“既在此處,我只是盧師當年弟子,而不是什麼杜大帥,更不是客人。不用讓人出來迎接了,我自己進去。”
那年輕學子見杜士儀就這麼背手步行而入,隨從亦盡皆下馬,不禁愣神了老半天,隨即方才慌忙追了上去,卻不知道該說什麼是好。果不其然,等到他們這一行人穿過那一圈低矮的籬笆,進入盧氏草堂的正式建築群,早已有眾多學子蜂擁而出,少說也有幾百人。人雖擁擠,卻都規規矩矩讓出了中間那條道,站在後頭的伸長了脖子,踮起了腳尖,只求能夠好好看看這位出自草堂的節帥究竟長什麼樣子。
好容易穿過了這夾道歡迎的人群,杜士儀便看到了一行熟悉而又陌生的人。領頭的那人鬢生華髮,臉上仍舊帶著當年的玩世不恭,恰是盧望之。旁邊的那人面上表情冷然,相貌高華,不是三師兄裴寧還有誰?而在他們身邊的,二師兄宋慎,四師兄侯曉……林林總總竟有好些熟悉的面孔。那一瞬間,他彷彿又回到了當年的草堂求學歲月,整個人都為之放鬆了下來。
盧望之大步走上前來,竟是毫不避諱地給了杜士儀一個擁抱,鬆開手之後方才笑道:“十九郎,歡迎回來!”
第1021章 寧極堂前話聯姻
盧鴻當年堅辭不肯出仕為官,只願在山中教導弟子,一轉眼卻也已經三十年了。這三十年中,學成的弟子出師離山,有的出仕,有的回鄉繼續苦讀,又或者同樣也選擇了教化這條路,更有的則是選擇一直留在這裡,輔佐盧鴻教導更多的學生。
如杜士儀,是草堂弟子當中官當得最大的,已經以節帥佩相印,赫然攝宰相;如裴寧,則已經穩穩三任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