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數ri就要發榜的省試上頭。

孟溫禮會用杜士儀主持京兆府試;他的推薦;源乾曜的首肯;這些都是極其要緊的因素;而杜士儀竟敢加試五場;而後試題洩露的風波又一度沸沸揚揚;最終解送名額讓人無可挑剔;這一次就算主持省試的考功員外郎是張嘉貞門下四俊之一的員嘉靜;料想也不敢把京兆府解送的舉子黜落太多。

這一科只要能順當;那張嘉貞的氣焰也可以打壓下不少此人為相;實在是剛愎太過了

接下來這兩夜燈會;因為有賞錢的關係;看燈會的同時留心一下蟊賊匪類的差役自是比從前多了不少;再加上韋拯命人張貼榜文;道是上元夜作jiān犯科者加重處置;一時就連百姓之中也有扭了人送來的。節後兩ri;萬年縣廨理刑廳內的板子打得劈啪作響;最討厭這種事情的萬年尉王璞拗不過韋拯;心裡固然叫苦不迭;還得硬著頭皮過了一堂又一堂雞毛蒜皮的案子。

一晃就到了省試發榜的ri子。如今是功曹最清閒的時節;杜士儀一大早到萬年縣學巡視了一圈回來;在直房坐下還沒來得及喘一口氣;就只見一個人連門都不敲;通報一聲也沒有;竟是徑直衝了進來;卻是書吏安海。

他連氣都來不及喘一口就喜氣洋洋地對杜士儀深深一揖道:“恭喜少府;賀喜少府今歲京兆府解送的二十八人之中;都堂唱第時;chun榜題名的有整整十九人;差一個便能夠湊個整數要知道;此次省試總共也只有三十三人及第”

歷來四方名士;都視京兆府解試為揚名之始;故而寄籍參加解試已經蔚然成風。聽得此次京兆府解送的人中;竟是出了十九個新進士;杜士儀一愣之後;終於忍不住暢快地笑了起來。雖則這一次解送人數少;他又當眾勉勵這些人;未入等第者只是稍遜;不可埋沒了真才實學;這些人並不如他們當年那般同進同出;但藉助《神州解送錄》;這些人的名聲何止如ri中天。有真才實學又有名聲;再加上有京兆府撐腰;錄取率自然高得驚人

“好;好;名次如何?”

一到名次;安海的臉上不禁露出了幾分惋惜之意:“崔郎君可惜了;今次省試竟然又是屈居第二;至於苗家郎君則是位居第五。狀元郎是隴西李氏子弟;一首試賦做得技驚四座;因而奪了頭名。

杜士儀不禁莞爾:“崔顥不是狀頭也不足為奇;他那輕浮的名聲太大;再讓他奪了狀頭;也不知道有多少流言蜚語。至於苗含澤……確是有真才實學;可惜了。”

如果苗含澤不是苗延嗣的兒子;沒有苗延嗣用那些亂七八糟的段;未必就不能更進一步。有時候;成也父親;敗亦父親

jing彩推薦: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三百章 榮升

read_content_up;

“敕:萬年尉杜士儀;雅有文詞;仍兼政術。諫官近密;必擇正人。忠讜之言;期於無隱。可左拾遺。”

就在李隆基啟程前往東都的前一天;如是一道制書便送到了正在萬年縣廨直房中理事的杜士儀手中;讓他又是意外;又是驚喜。儘管他隱約聽到些風聲;說是宇文融曾經向天子舉薦過自己;那時候還有源乾曜在場;但好一陣子沒有動靜;他也就沒往心裡去。畢竟他為萬年尉才不過數月;如此擢升不合常規。可現如今就在天子巡幸東都之前;這樣的擢升卻不期而至

“杜十九郎;可喜可賀啊”

即便韋拯身為正五品上的萬年令;早已經邁入高官的行列;此時此刻仍不禁為杜士儀異常高興。見其躬身拜謝;他便含笑擺了擺手道:“要知道;左拾遺和監察御史雖則同品;和萬年尉亦是同品;卻是清要之職;不但riri上朝;更是天子近臣;旦夕侍上;等閒大多要進士及第釋褐一任甚至兩任考滿之後;方才能夠遷轉此職;於你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