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所以儒門才會在天朝形成萬餘年,傳承至今。而道門是修出世法,講究避紅塵而求天道,探索天道者需要有比較高的悟性。我覺得正是因為儒門和道門有入世出世之別,所以儒門不言天道,不言亂力鬼神,因為普通人不僅資質有限,而且在紅塵中,處處身不由己。現在,人皇大人你把修聖道的“息欲索道”出世法門,融合到教化黎民的入世法門中,要讓普通人都去消除慾望,追求天道,這是不是不合時宜?

經書上說,曲則全,正是因為有缺陷,所以才顯得圓滿,因而大成若缺,儒門不講天道,我想並不是至聖先師不懂天道,而是天道不是入世之法所追求的東西。

現在,人皇大人你強行把天道補全,反而可能生出弊病。想想,一個生活在人群中的普通人,如果連飲食男女,趨利避害的本能都要去消除,轉而嚴格按照道德教條來生活,是不是不合實際?

人皇大人,也許你不知道,因為你這句話,後世有很多人都遭了秧,同樣遭殃的,還包括你的子孫後代。你的一個子孫因為追求戀愛自由,結果違反族規教條,被自己的兄長逼著自殺想想看,這豈不是等於是你所相信的道德在殺人?”

聽到自己的子孫中有弟弟被哥哥逼迫自殺這種悖逆人倫的事情,老李心中大震,他淡定不了,說道:“怎麼可能?那孩子是誰?到底是怎麼回事?”

見到老李這表情,將夜心中小定,知道這人雖然愛面子,但是時候還是能明是非滴。

當即,他把三才的事情和老李說了一遍。老李動用聖器和聖人的手段翻閱了三才的部分記憶片段,看到三才悲慘的童年生活,他頓時有睚眥欲裂的感覺。

“冤孽啊報應啊”老李大悲哀起來,“我這一輩子,都以能夠為儒門補全天道而自豪,沒想到反而越補越缺最後報應到了子孫身上”

顯然,老李並不知道後世之人,以理教殺人的事情,現在知道了,當然不能自制的悲傷起來。

這下,將夜倒不知道該怎麼來安慰眼前的老李了,只能默默的嘆息著。

良久,老李從悲哀中反應過來,大嘆一聲,說道:“哎,最初一步走錯了,以後就是步步錯了,可惜我現在才知道小傢伙,說不得還得感謝你,至聖先師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果然沒有錯啊!”

將夜安慰道:“不管怎麼說,我都覺得你老人家能夠將道門和儒門融於一爐,創立了理氣和太極的學問,是非常了不起的人,不說後無來者,至少前無古人了。”

這個說法很中肯,沒有什麼水分。不管怎麼說,融合儒釋道兵四道於一爐,是大陸上無數古人的夢想,因為,這正是統一大陸的思想基礎。可是,能夠在這方面有所建樹的寥寥無幾。在這領域,老李算是第一人,隨其後,也只有天心人皇能給和他平齊了。

“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世事總是這般算了,我人已經入土了,還有什麼可不安的呢?只是,沒想到,我想振興儒門,儒門卻因我而更沒落,這是最可悲可恨之事。小傢伙,你是我的關門弟子,我這畢生的願望,自己是實現不了了,將來,如果你有,一定要幫我實現重振儒門的願望,好麼?”老李最後說道。

將夜苦笑起來,要知道在上古時代,儒門和墨門可是對立的門派,現在儒門居然需要墨者來振興,說起來還真是有點諷刺。

“不管怎麼說你都已經得到了我所有的傳承,這,就隨你了。”老李隨手摘下天上的星辰,放在將夜手中,說道,“你也看到了,這理氣之球,其實就是一個模擬天道的鏡之世界。這枚聖器不是攻擊型聖器,也不是防禦型聖器,而是輔助型聖器,作用是以太極天理來推算氣的缺陷和。用來輔助修行,可以檢查自己修行的缺陷,來查缺補漏,用來對敵,則能夠推算出敵人的薄弱致命之處,在真正的高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