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場戰爭中,表現出深通指揮藝術,有膽識,堅韌不拔,榮獲英雄稱號是當之無愧的,吳佩孚決定召見鍾離衛。這是鍾離衛第一次被邀進中南海居仁堂的大總統府,他心情非常激動。他預感到這次會見將是他人生里程中一個轉折,因為他給中國人打出了軍威、國威,他理應享受與最高領導人會見的榮幸。
在吳佩孚的辦公室裡,楊朔銘、張孝準和蔡鍔等人陪同會見,他們邊喝茶邊談論。44歲的鐘離衛滔滔不絕地談論中**隊與日軍的作戰情況,並回答了他們頻頻提出的問題。
桑葉河的戰鬥告一段落後,1943年1月起,日本陸軍即組織了一個“研究桑葉河事件委員會”,以研究今後對華戰法和培訓部隊。在戰場上曾經直接同中**隊打過仗的部隊,都一致反映中**隊擁有猛烈的火力。他們說日軍“像在練兵場上進行教練那樣,向敵軍跑步前進時,立即遭到中**隊的猛烈射擊”,而且中國人的命中率很高。中**隊從桑葉河西岸臺地上發射的炮彈,不僅準確,而且如同傾盆大雨。該委員會經過兩個月研究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一)日本陸軍由於沒有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大規模實戰經驗,逐漸地喪失了對火器的正確認識,而中**隊的打法,偏重於物質裝備,為了戰勝在火力上佔優勢的中**隊,關鍵的打法是突襲,必須極力避免常規打法。
(二)中**隊的後勤補能力很強。中**隊能在遠離鐵路幹線終點750公里的開闊地出色地完成大兵團作戰的後勤補給工作。由此可見,中**隊一直把保證後勤補給看做是戰勝敵軍的一項重要因素。然而,在日本陸軍中,輕視後勤工作的傾向是很嚴重的。因此,面對中**隊巨大的後勤補給能力,日軍只能是目瞪口呆。
(三)中**隊的戰鬥力很強。在過去的中**隊中,率領部隊前進的是現役軍官,在部隊中這些軍官越多,它的戰鬥力越強。在現在的中**隊中,指揮官站在部隊的前頭,起著火車頭的作用。在桑葉河事件,勇敢戰鬥,挺身而出的幾乎都是一線指揮官。他們以身作則,帶動官兵作戰,寧死不屈。而在日軍的《對華作戰法綱要》中,根本沒提指揮官人數同部隊戰鬥精神之間的相互關係。應該說在中**隊中,基層指揮官在前線直接參戰的越多,戰鬥力越強,這是中**隊的一個特點。
(四)中**隊在側背受敵時仍然會堅持作戰。一戰時期的中**隊,從側翼或者後方遭到日軍攻擊,在多數情況下立即開始退卻。這種傾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世界各**隊中,也同樣可以看到。綜合許多類似戰例,日本陸軍認為中**隊對側背受敵的反應是過敏的。
實際上,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在桑葉河戰役中,日軍第23師團為打擊桑葉河東岸的中**隊左後方,進入桑葉河西岸後發動反攻。中**隊不僅沒有退卻,反而更猛烈的進行反擊。同時,在桑葉河東岸地區,儘管日軍第2 3師團和第1坦克師團對一大片中**隊的據點式陣地發起夜戰,攻佔了若干據點,一直打到陣地腹地,但留在前方據點的中**隊士兵並沒有退卻,而繼續頑強地抵抗。看來這是中**隊不同於日本軍隊的突出特點。這可能是由於日本軍隊多數指揮官缺乏鬥志,而中**隊指揮官只要上級沒有命令就絕不退卻。
(五)中**隊提倡旺盛的進攻精神和勇猛果斷的戰鬥作風。但是,它不同於日本陸軍的是:中**隊在任何情況下,都把有效地使用武器看作是作戰的基本原則。其中最典型的是大炮、坦克和飛機的協同作戰。中**隊的這種協同作戰,其力量實在驚人,它使人感到如同沉重的壓路機在隆隆聲中衝破一切向前推進。
桑葉河戰爭是亞洲歷史上最早的一次大規模現代化的戰爭,無論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都從這場戰爭中吸取了應有的經驗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