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了。”

米友仁道:“一點也不,金人正兵分兩路,直取燕京及太原城,此事舉國皆知,唯皇上不知!”

趙佶道:“朕亦有聞,然童貫身經百戰,何懼於金,且金人只取叛將張珏首級,將軍已如金所願,自該沒事,米卿多慮了!”

米友仁道:“皇上三思!”

趙佶臉色一沉,道:“看是李伯紀(李綱字伯紀)要你這醉鬼糊塗蟲胡亂奏得,朕豈會不知天下事?不談這些,軍情大事交予童貫處理,你只顧畫得精品傑作,何需顧得江山安危?”

米友仁嘆道:“江山不保,皇上怎能得千鶴之圖?”

趙佶道:“看來你是有意,朕注意就是!”

米友仁拱手迶:“多謝皇上抬愛,能納奏言!”

趙佶笑道:“不談它!談談朕的千鶴,你有何看法?”復將千鶴圖再之拿出。

米友仁道:“神韻天成,唯鶴眼比起那‘芙蓉錦雞’神態較弱,不知皇上有何秘招?其所點睛之物,似非墨吧?”

趙佶自得一笑,道:“不錯,非墨也,墨怎能現光澤?你猜朕是用何物,讓靈眼活現?”

米友仁道:“傳言皇上另有秘法點睛,微臣研究芙蓉錦雞多次,似有東西凸出,應是生漆點的,是也不是?”

趙佶笑道:“正是生漆,唯有生漆方能生光澤,點於靈禽異獸,平添靈性,此乃朕大膽嘗試,妙麼?”

米友仁道:“皇上的確繪畫天才,若將此能力用於治國,那該多好!”

趙佶瞄眼:“米卿又來了?朕治國之道有何不好?國泰民安,個個知書達禮,以詩書繪畫娛樂,何等閒逸;戰爭之殘酷,你可知之?朕之所以不願大事軍爭,即在消滅殺戮,並非真的昏庸到無知地步。”

米友仁道:“已燃眉之急,皇上難道仍不知?想以筆墨擋刀戈麼?”

趙佶冷道:“你醉了!回去睡醒再來!”喚得太監送客。

米友仁仍極力諫言,趙佶虛與應對。直道知了知了,太監終仍把米友仁送走,唯遠處傳來嘆聲,擾得趙佶心煩,道:“只談風花雪月不成麼?老是談軍事?李伯紀這廝未免好戰,真是無事生非!”無心作畫,要太監收拾乾淨,隨又把童貫、王黼、梁師成、蔡攸等人喚來,劈頭即問:“金國當真出兵攻我大宋?”

童貫道:“豈有此事?是誰胡言?難道是米友仁胡言麼?”

趙佶不想讓米友仁沾上麻煩,道:“不是他奏的,是朕聞得秘探傳話,是否真有此事?”

童貫道:“皇上何時設得秘探?”

趙佶瞪眼:“朕之事,還要你管麼?”

童貫登時拱手拜禮:“奴才不敢,只是茲事體大,奴才有責查明。”

趙佶道:“不必查了,只需告訴朕,金軍當真敢進兵大宋麼?”

童貫道:“絕無此事!大宋和金國訂有盟約,且張珏之事已了,雙方友好至今,看是有心人故意挑撥!”

蔡攸道:“或許微臣父親杞人憂天,胡亂放話,微臣回去必定糾正,微臣父親年事已高,行事未免容易出錯,尚祈皇上賜罪!”

趙佶道:“他是該退休了,兩眼昏花,連奏文都寫的漏洞百出!”

蔡攸暗喜,私自竄改奏文,果然奏效,道:“微臣願代父受過!”

趙佶道:“你倆別湊在一起,朕豈會是非不分?”

蔡攸應是,心神更爽,看來自保已無問題。

趙佶隨又問道:“外頭最近有何風聲?”群臣直道一切太平無事。

趙佶冷道:“莫要欺君,朕遲早會親自出巡。”

童貫道:“皇上隨時可行!”

王黼道:“百姓安居樂業,皇上英明!”

梁師成道:“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