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論劍大會

武峰迴到住處,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將劍碑的文字,全部按劍碑的排列,記錄在靈木紙頁上。

講述奧義的文字,本身就不同一般,即便奧義早已散失,同樣非凡俗紙頁能記錄。

當然,記錄功法、武技的書冊,自然不是凡俗紙頁,除去玉簡、金書、鐵卷、獸皮外,就是靈木造出的紙,就像畫符用的符紙一樣,只是符紙更加特殊,造紙選材的搭配不一樣。

武峰的記錄,似乎是在書寫文字,但更像是在畫出文字,將文字當做圖形畫出,完全是將劍碑文字,按照完全一樣的排列,完全一樣的走勢,複製在紙頁上。

“這十二塊劍碑,每一塊皆蘊含隱秘,可能是奧義早已消散,這些隱秘乃劍道之外,另外的一些隱秘。同樣可能是,奧義本就不存在,只是後人太愚笨,走入領悟的誤區。”武峰暗自想道。

“當然,數千年來,即便是後人愚笨,同樣會出幾個聰明人。就像那胖子說的,天資絕頂,有機緣的人,自然不會缺,更大一些的可能,就是劍之奧義,確實早已經殘缺。”

“而本來的奧義殘缺,就顯出劍道之外,另外的一些隱秘來……”武峰非修劍之人,不受限劍法的固定思維。

但武峰同樣學過劍法,對劍氣、劍勢之類,同樣有粗淺的認識。故而他的想法,比尋常人更加獨特。

當然,武峰接觸到的劍碑文字,與猜測的劍圖,同樣相當的粗淺。想要破解其中的隱秘,同樣是遙遙無期,就如他觀察文字走勢。初見像是劍氣,再見像是山脈、波浪……

而武峰自己,同樣沒想過短時間內,就能領悟出其中奧秘,故而直接記錄下來,先將劍碑的事放到一邊。

遠古有佛門一脈的大師。提出參禪的三大境界,分別是:“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其餘人參悟劍碑,太過關注文字。更是相當的認真,關注到每一個文字,太過細緻的揣摩,只能是看文字是文字,就如參禪的第一大境界。

佛門一脈參禪,參的同樣是天地奧義,世間萬法,莫出於天地自然。參禪的三大境界。自然能用到領悟奧義上來。

而武峰參悟劍碑,從劍碑的文字外。更見到似乎是劍氣,似乎是山脈,似乎是波濤的影子,慢慢接近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文字不是文字。

而是武峰的領悟,還沒完全達到第二境,他直接跨過第一境界,處在第一、第二境界之間,即便領先於其餘人。但想要真的參悟出來,同樣是任重而道遠。

當然,武峰不清楚自己,參悟劍碑達到的境界,他也沒有鑽進死衚衕,一定要現在領悟出來。他這次來清虛劍宗,有他自己的大計劃,自然將劍碑之事,先放到一邊再說。

胖爺每隔兩個小時,就要出去晃兩圈,美其名曰尋找有緣人,其實就是尋找有錢人。

武峰倒是沒再出去,這些時間在外閒逛的,基本就是一些小宗門、小家族,與獨行者出身的人,那些有名望的大家子弟,皆顧忌身份呆在院落裡。

當然,那些大家子弟,同樣有自己的圈子,會安排私下聚會。武峰出去的目的,就是打探那些有名望的人,這次前來的具體有那些,既然沒人露面,他自然不會出去。

武峰倒沒失望的擔心,論劍大會開始,那些人自然會逐一露面。而且,武峰要挑戰報仇,不會在論劍大會之初,否則就是攪局論劍大會。

論劍大會分兩部份,首先是周天境對天罡境講道,天罡境之間的交流。天罡境對地元境講道,地元境之間的交流。

其次就是擂臺論劍,或許說擂臺論武,要更加準確一些。擂臺論武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