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過於嚴肅已經很差勁,但把自己弄得過於呆板則更差勁。因為它會影響我們對事物價值和特性的判斷,使我們對人對己都毫無頭緒。
以自我為中心只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就像一隻炫耀的公雞,只會自己“咯咯”直叫,雖然給自己帶來了快樂,卻全然不知自己的醜態。
在我們的眼裡,別人總是很可笑,他們總是做一些愚蠢和奇怪的事情,可是,我們自己又怎樣呢?如果我們能夠多一些自我解嘲,就會少一些愚蠢與可笑。
在莎士比亞筆下的人物形象當中,最可愛的當數老福斯塔夫,他肥胖、愛好幻想,結局卻很悲慘。他的自我解嘲很具有感染力,可以讓別人與他一起歡笑,而不是去嘲笑他。
懂得取笑自己的人是智慧的,任何瘋狂、愚蠢和殘暴的行為都不會在他們身上發生。
如果沒有甜美而又令人會意的自我解嘲,生活就會變得瘋狂。幽默真是一個大有裨益的東西。
【2月3日】 採取非對抗的方式
據說,馬丁?路德在萊比錫與埃克辯論時,手裡總是捧著一束鮮花,在辯論到最激烈的時候,他就會看一看、聞一聞鮮花。
無疑他的對手會以為他在譁眾取寵,可是我們這些瞭解路德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性情中人,喜歡小鳥、鮮花,喜歡孩子和音樂。
根據我的觀點,那個由醫生陪同辯論的可憐修道士則顯得很差勁。而鮮花卻可以使路德的頭腦清楚,思維敏捷,保持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操。
雖然花束遲早要凋謝,但它卻可以在空氣中留下一片餘香。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在與他人的爭論過程中帶上一束鮮花,那麼爭論就會多一分輕鬆,少一分敵意。
一個半世紀以前,英格蘭出版了一本小冊子,名字叫《一個被塗上了焦油、粘上了羽毛的老狐狸》。作為作者的發洩物件,這個老狐狸就是約翰?韋斯利,他是當時那個時代的驕傲!
那麼,又是誰要在韋斯利身上塗上焦油,粘上羽毛呢?他就是託普萊迪。他曾經寫過一部莊嚴的讚美詩《時代的岩石》,被很多宗教信徒所喜愛。兩個人在一個宗教問題上有一些分歧!
在爭論的時候,這位讚美詩的作者並沒有拿著鮮花,而是用瓦片和焦油打擊對方。這樣的景象太常見了,也許是因為宗教太深入人心,人們以一種嚴肅的態度來看待宗教,以至於一旦出現分歧就會大為光火。
威廉?佩恩曾經以冷靜的口吻說過:“那些為宗教而爭吵的人根本就不信仰宗教,因為他們正在以一種宗教所禁止的方式來捍衛宗教。”正因為如此,每個人在說話的時候都應該謹慎,否則他就可能傷害別人的高尚情感。以宗教的名義並且使用尖酸的語言,可能會傷害神聖的事物。
有些人認為,我們沒有父輩那麼虔誠,但也許事物並非如此。如果我們能夠以一種非對立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同見解,那麼這就無異於手捧鮮花與他人辯論。
【2月4日】 學會寬容
我最近讀了一個著名日本編輯的自傳。故事寫得非常簡單而又迷人,裡面充滿了對他祖國美景的描繪。
但如果你細細地品味,研究其細節,你就會發現,那裡的生活與其他地方的生活沒有什麼區別。因為,從深層次角度講,人類的生活都是一樣的。
他在年輕的時候充滿了活力,搞了很多惡作劇,給他的父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這樣的經歷與世界各地的孩子沒有什麼差別。
回首過去的歲月,他對長輩的寬容與諒解感到驚訝。下面就是他從長輩的寬容學到的一點智慧:
“這就是人類天性的美好所在,我們所受到的對待遠遠超過我們應得的。我認為,這種對待‘並非無償奉送’,需要我們在必要的時候轉給他人。”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