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的樣子的。這讓陳鳴心裡挺欣慰的。
“新儒黨的那一撮異類裡頭,你插進去了幾個人?”
“陛下放心。人雖不多,但已皆居要職。”
“那你回去給他們傳個話,讓他們繼續挑話題。讓所有人都好好地議一議,該怎麼才能管住皇帝?”
這就是中國皿煮程序的關鍵點了,如果限制皇權。
“陛下……”
陳鳴身前的人聲音都打顫了。陳鳴能明顯的‘看到’,這人頭頂上的氣柱劇烈的顫動了一下。當然最後那氣柱方向還是堅定地向著陳鳴。
這人心裡一定很震撼的。當皇帝的竟然要限制皇權,天方夜譚麼?
但看陳鳴的面色、語氣,那顯然不是在開玩笑。
這人躬身領命的退下了。這些由陳鳴親自掌控的密探,只需要做事,不需要有半點自己的想法。
這人退下去後,陳鳴端起茶盞,輕輕地抿了一口。
他也不知道自己的這一主張到底能在中國爆發出怎樣的軒然大波。他已經要五十歲了,年到半百了。陳鳴不準備這一輩子就在皇位上坐到死。
世界那麼大,他要去看看。
他想著自己在六十或六十五歲的時候把退位給兒子,然後看身體狀況,在中國,在世界上,走一走,看一看。上輩子沒錢沒時間出去,這輩子全都補回來。
有可能他還會是第一個訪問歐洲的中國太上皇呢。
現在還有十幾年的時間,也不知道中國的‘思想啟蒙’能發展到什麼時候。
在接下來的十幾年中,陳鳴除了完成自己早早就制定下的宏大目標外,最重要的一個事兒就是要立下一部真正的憲法。
他的兒子或許不適應,但他也沒辦法。
陳鳴的身子骨挺好的。過個九十、一百的,沒有信心。七八十歲是完全可以的。
就算退位,他也能再撐上十年。給憲法保駕護航十年,那皇室再想擺脫憲法就很難很難了。
陳鳴現在真心覺得自己有點虧待了兒子……
第九百五十八章 三十年發展——中國國力
行宮裡氣氛壓抑的緊。
自從五年前,齊魯臨清、冀州固關、粵省高要、向南零陵等縣被水成災;閩地漳州海潮入城,城內水深丈餘,衙署、倉、監獄、兵民房屋多倒塌,淹斃300餘人,倒塌房屋五萬餘間之後,這一連好幾年的時間就再沒有爆發過天災。
老天爺賞臉,每年都風調雨順的。
但是就今年春天裡,中原東南部和皖省北部地區,又鬧起了旱災。
雖然如今這年景的國人,家中多多少少都有餘糧。一季受災不至於如前清時候那樣,百萬蒼生都要化作流民,離異失所。但黃淮平原受了大旱,小麥產量已經肯定是要大減,國內的糧價,尤其是小麥麵粉價格,那是應聲而起。
內閣無比頭疼,黃淮平原是中國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別看地盤不大,受災百姓卻多達三百萬人以上,但這裡作為中國農業的重心之一,工商、貿易方面的發展卻又遠不比江南閩粵。當地的工商業根本吃不下這麼多的勞動力。
作為農業主產區,黃淮大平原上的普通農民,如今吃飽肚子,甚至是吃好一點是不成問題的,家裡可能還有幾個餘錢,儲存著不少糧食,但現在糧食不值錢,要說這兒的人多麼的富裕,可就稱不上了。
不可能每家每戶都有人去當兵去做工的,而不出去,只在土地裡刨食,就算朝廷減輕了賦稅,老百姓吃吃喝喝之後,一年下來還能落得幾個錢?
這一次大旱災影響還是很大的。
府縣都在極力安撫民眾,也在調集物資賑濟災民,並且組織抗旱工作,但內閣最怕的是這會兒的旱災會不會引起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