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城市和幾百萬、上千萬的人直接或間接為這座城市服務。這兒有世界上最好的大米和小麥,這兒有世界上最精美的絲綢和瓷器,最好的東西永遠被中國人送到這座城市中來。在歐洲被國王視為珍寶的景德鎮高檔白瓷在這兒隨處可見,更加珍貴的薄胎瓷、玲瓏瓷也不乏身影。作為中國的首都,這兒的隨便哪一個小區居民的財富加在一塊可能都比一個歐洲小國的國庫收入要高……”
這是羅東尼自己記錄的日記中的一段話,以他對東西方的瞭解可知道,南京市民的平均生活水平比之歐洲的倫敦、巴黎真的要超出許多許多,可他更明白的是南京人那股心中的傲氣。
這段話中有一句話最可以概括沈世明的心態在南京市民眼裡,這個世界就是由一座南京、幾片海洋、大陸和數十萬、上百萬個鄉鎮、農村構成的,除了他們,任何一個地方的人都是鄉巴佬。即便是廣州!
換成沈世明那就是在他的眼中,這個世界上除了沈家和地位還在沈家之上的家族外,其他人全是不值得鄭重對待的。這種思想早就滲入他的骨髓中。
在現在的中國,那些本身不住在南京,因為某種原因在陳漢定都南京之後突然的也加進了南京籍貫的外鄉人,那種標榜著自己高出旁人一頭的心態似乎比南京城裡為數不多的老居民更加強烈。這種現象倒是與陳鳴上輩子的大魔都不是那麼相似!
沈世明就是這當中‘思想’的代表之一,他在兩年前才舉家進入南京,然後進入了成均公學,靠著自己優異的學習成績順利的得到了沈國貞的認可。那與之身份變化一樣劇烈膨脹的傲氣讓他對陳鼎是俯首溫順的同時,對於童子營的普通戰士,還有頓珠這樣的第一次走出老家的鄉巴佬是一百個看不起。
陳鼎看著用刺刀挑開一個木箱,一臉驕傲的沈世明,內心裡對他已經劃上了一個大大x。這沈世明情商真心有點堪憂,雖然他才十四歲,可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沈世明的情商已經不是一般的低下了。
也就是這兒過來交易的馬幫都是沒什麼背景靠山的隊伍南京城裡沒有後臺,再加上黃勝關還籠罩在戰爭的陰影裡,關外幾十顆腦袋的震懾不是白瞎的,人家馬幫也就暫時忍耐了。這要是換個時間,陳鼎都敢打賭絕對會爆出事兒來。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達練即文章。”這話說的真不假啊。有些人就是那麼奇葩,陳鼎自己都是和和氣氣的,沈世明也不是沒有看到,可他面對馬幫的時候總是不由自主的趾高氣昂。他已經不是小孩子了,甚至都不是沒有人勸告過他,還能如此的作為,只能說是個人的原因了。
陳鼎寧願去籠絡陳子峰,也不願意去招攬沈世明這個成均公學的尖子生。
頓珠跟隨著多吉扎西終於進入了貿易所,這是一個不大的建築,雖然他有三層樓高,可是公共辦公的地方只有一樓。
多吉扎西招唿著幾個僕人將裝滿了金銀的箱子抬進大廳,有他帶著頓珠,將此次攜帶的金銀一舉兌換成一摞摞的鈔票。這些金銀可不止是頓珠一家的,還有其他幾個家族的,後者將這些金銀託付給頓珠家的馬幫,裡頭有一部分屬於馬幫的收益,等他們將貨物運到玉樹後,這按照約定收取另外一部分尾款。
這幾個家族也有人跟隨著馬幫一塊行動。
事實上這條商道上的馬幫很多都只是一個運輸隊,貨物另有它主,而不是馬幫自己販貨。給別人純粹的充當運輸隊和保鏢,這才是馬幫的主要營生。
頓珠家純屬自己手中也有了點錢財,才順帶也做起了自家的生意。
馬幫很辛苦,為了貿易獲利,馬幫們幾乎是以自己的生命去冒險。馬幫活動在商業社會遠未成熟的區域,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