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成千上萬的俄國人已經將伏爾加河道一點點的疏通開了,俄羅斯里海艦隊的戰船已經行至圖林斯克,戰船的威力正迅速改善著伏爾加水運的安全。中方派去的騎兵部隊,還有偵察兵,固然可以繼續搞破壞,比如放冷槍放水雷埋地雷什麼的,可這都不能掩蓋一個事實,俄軍對伏爾加河的利用已經走上了軌道。
俄國人的裡海海軍戰船都有可能在不久後的某天出現在伏爾加河口,而陳漢的運輸補給雖然也能透過海運,從裡海東岸直穿到阿斯特拉罕,節省了大大的精力。但中國的軍需物資被運抵到裡海的西岸,這本身就是一個耗費巨大的事情。
兩軍的形式比起圖林斯克之戰時,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變了。
阿斯特拉罕戰場上因為潘昶的反擊而拉開了一場白日大戰。
時近晌午,遠遠望去,戰場上煙塵蔽日。大批計程車兵在戰場上蠕動,時而能看到細線一般的縱隊,不久又變成滿天星一樣的散兵;然後,陣腳變得大亂,人們一窩蜂似地往回逃竄,死傷者一個個撲倒在地上,失去主人的戰馬在狂奔;再過一會兒,又有新的縱隊、方陣向前移動,人流如潮,一漲一落,往復不已。被擊潰的團隊在向後退卻,新的團隊又補充上來,投入白刃戰,然後又被擊潰,接著又是一場激烈的炮戰。
這場戰鬥好像在無休止地進行著,重複著,誰也不知道何時能結束。
因為兩邊都有一個堅實的大後方作為依靠,這樣的廝殺,不惜把大量軍隊暴露在霰彈和火箭彈的覆蓋射程下的衝殺,那是很難徹底的擊敗某一方的。因為他們在軍勢後頹的時候,還有一個堅固的‘堡壘’可以依靠。而且兩邊的指揮官手中都握著大量的預備隊!
這跟拿破崙那樣的野外對戰是很不一樣的。
大炮的轟鳴聲傳到方圓數十里開外,連空氣都在炮聲中顫動。巨大的回聲在二十公里寬的伏爾加入海口上盪漾。無數無家可歸的俄國平民坐立不安地傾聽著遠方傳來的炮聲,他們知道,這場戰鬥將決定著俄國的命運,也決定著他們的命運。
中國人要是贏下了這場戰鬥,伏爾加河這條母親河的下游就不輸於俄羅斯了。他們的家園,他們的田地也再也拿不回來了。
亞歷山大一世這時正坐在遠離阿斯特拉罕二三十里處的指揮所裡,默默無言,悶悶不樂。他很少過問戰鬥進行的情況,他的隨從們都不知道皇帝這是怎麼了。
在指揮所的東方,巴格拉季昂這個時候也坐在自己的指揮所裡,如果不是他在抖著手裡的馬鞭,如果不是他不時地用馬鞭在地圖上比畫著什麼,他周圍的人還以為他睡著了。
巴格拉季昂身體很消瘦,跟肥胖的庫圖佐夫完全是兩個極端。後者的衣服估計能裝得下兩個巴格拉季昂。
以俄軍少壯派代表而名揚歐洲的巴格拉季昂實際上已經不再年輕了,他已經四十八歲了。巴格拉季昂唯一還如年輕人一樣‘年輕’的就是他的鬥志。
所以他的兩鬢已經生出了斑斑白髮,戴著一頂扁平的軍帽。他沉穩地坐在大方凳上,鎮定自若,默默無言,但仍顯得很有氣勢。
此時此刻正兩軍的統帥之間的較量,一場激烈的較量。
只要看看戰場上的情形,再想想這場交戰的意義和整個戰爭的歷史,就會明白,陳威和巴格拉季昂表面上的冷漠正是為了掩飾著他們內心的緊張。
戰場上的兩支軍隊勢均力敵,彼此的指揮官也談不上什麼天才的指揮,英明的決斷,他們唯一要的是保證自己範下最少的錯誤。
誰犯的錯誤最少,誰就能贏得先機。抓住對方的錯誤,給對方以出其不意的打擊,誰的力量就會顯得大一些,就更有可能奪取勝利。
他們都知道,即使在015陣地上投入再多的兵力,自己也不會立刻得到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