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唐文燦部到了安慶之後,就被高平山一分兩半,一大半留在安慶,一小半送到桐城替換了原先兵馬。唐文燦主動請纓,成了現任桐城復漢軍的最高指揮。
從前線陣地怏怏不樂的下來,唐文燦去了傷病營頭,之前守備桐城的復漢軍是撤走了,但傷兵不能說走就走。唐文燦請示了安慶的高平山,這些傷病員傷愈之後,就就地轉入現在的桐城守軍部隊了。也就是說這些傷兵日後還是他唐文燦的兵。
唐文燦這次帶來桐城的部隊有三個營,比之之前的桐城守軍多出一個營頭,但唐文燦還是覺得人手少,因為他在防守桐城縣城之餘,還讓手下士兵向原先守軍控制不了的西部山區摸索滲透一二。唐文燦是不會嫌兵多的,而且這些人都是上過戰場的老兵,比唐文燦手下這三個營計程車兵更值得信賴。
一進軍營,應眼看到的就是一個個百姓裝扮的人。這些人也確確實實是老百姓,是桐城當地的老百姓。每一個能進到傷病營做工的百姓都必須有家有戶,有人聯保。每個人每月一塊銀元,逢年過節還有獎勵,這是桐城當地難得一見的高新。
百姓有男有女,男的做力氣活,女的也不全是要她們伺候人,那要看她們自己的意願。不願意伺候傷兵的還能去漿洗衣物和洗煮紗布,傷兵包紮換下來的紗布洗淨曬乾後還可以重複使用。
燒開的大鍋上頭瀰漫著的騰騰的熱氣,一個個年紀不一的當地婦女拿著長杆站在鍋邊攪動著紗布。煮好的紗布被用長杆挑出來,稍微放涼之後,就開始洗滌,然後重複煮。
在傷病營的東南角,二十多個如王之政一般大小的毛頭小子正在賣力的處理著藥材。切、碾、壓、搗……,一個個十來歲大的少年蒙著白色口罩,穿著白色的大褂,全神貫注。他們就是復漢軍軍醫系統裡的童子兵!(未完待續。)
第三百零六章 拉攏民心
【書評區掛了一個龍套樓,大夥兒如果感興趣的,就自己設定一個人物,中外都可以,也不用全是陳鳴手下的哈】
前清安徽巡撫衙門,現在的復漢軍安徽總兵府,眼下的復漢軍大都督行轅。陳鳴的到來將高平山直接擠到安徽的原布政使衙門辦公去了。
陳鳴身後牆壁上懸掛的大幅地圖上,本來橫跨大江南北的大片紅色區域現在已經縮水了七八成,蘇北之地只剩半個揚州府還沒有丟,江南則再度恢復到了蘇北決戰時的情形——還被複漢軍掌控的地盤就只剩下那狹窄的沿江一溜兒。
“江陰黃山炮臺的守軍主力不是已經撤了嗎?”
“稟大都督,黃山炮臺的主力部隊已經後撤。”
“那江陰也撤吧。守住鎮江就行。”陳鳴丟下了黃捷抵到的奏報,對於江陰的得失有點不以為然。那地方丟了也就丟了,本來江陰距離鎮江就有些過遠,在北岸的南通州已經被清軍拿下的情況下,過於遙遠的水陸通道太容易被清軍從中間切斷了,所以沒什麼好可惜的。
南京的局面啊,只要復漢軍暫時還把持住鎮江——南京——揚州,這麼一塊三角地帶就可以了。
況且為了之前的戰略佈置,復漢軍付出的代價還小嘛?
那蘇北的隊伍在撤離淮安的時候,淮安糧庫中囤積的還有十幾二十萬石米糧來不及運走,陳鳴不也大筆一揮就散給當地的難民和百姓了麼,結果連清江的百姓聽到訊息後都跑去淮安搶糧食。還有江陰的黃山炮臺也是如此,炮手和護軍撤走後,只留下了小部分人在炮臺上裝樣子。如果清兵打來,他們唯一的任務就是炸燬炮臺和炮臺上的四五十門大炮,然後逃之夭夭,而不是拼死抵抗。
復漢軍的大炮來的輕鬆,但四五十門大炮也不是一個小數目。陳鳴都捨棄了那麼多了,還有什麼捨不得一座江陰縣城的呢?
就是可惜了他之前對江陰存留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