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虜騎馬衝進了埃爾斯特河,然後因戰馬沒能託著他爬上對岸,反而把他壓在了河中而死去。
他是拿破崙冊封的最後一個帝國元帥,他真的對拿破崙就那麼的忠心耿耿嗎?不是,這只是因為波蘭的希望完全寄託在拿破崙的身上。
此刻的歐洲大陸就像是積蓄已久的火山即將噴發,亞歷山大一世雖然對東方和奧斯曼人憂心忡忡,但他真的沒多餘的精力注視高加索和裡海了。尤其是東方的裡海岸畔。他內心裡有種憂慮,二百五十年前就被俄國人控制的阿斯特拉罕,這一回很有可能從他的手中丟失。那片土地很有可能再度回到遊牧民族的手中。
阿斯特拉罕曾經是金帳汗國的秋季官邸,是自波斯和印度通往俄羅斯公國和歐洲途中的一個大商業中心。1558年,伊萬四世的軍隊兵不血刃地佔領了阿斯特拉罕,將其納入到莫斯科公國的版圖。不久後,沙皇下令將城市搬遷到下游的對岸,為得是更便於對不斷前來煩擾的鄰國進行防禦。在1582年到1589年間,在新址上建起了伏爾加下游首座用白石砌城的克里姆林宮。在古羅斯,帶衛兵哨所的高城牆要塞都稱為克里姆林宮。這座克里姆林有7座塔樓,其中的3座建有出入大門。就這樣,阿斯特拉罕成了俄羅斯南方的前哨站。
雖然二百五十年過去了,俄羅斯還依舊沒能徹底征服裡海,他們往南的腳步被高加索山脈阻擋住了,向東的腳步剛剛要進入收穫的季節,就被中國人徹底砍斷了一條大腿。
而現在,亞歷山大一世懷疑自己很可能連裡海,甚至是伏爾加河都保留不住了。
亞歷山大一世心如刀割,但他只能繼續對裡海選擇了漠視,希望當年建造的那座石頭的克里姆林宮能為俄羅斯阻擋住中國人的腳步。
根據英國人傳過來的訊息,拿破崙只調集的法國士兵就有三十萬,之前他們估計的40萬大軍顯然是個錯誤的數字,那至少是五十萬大軍。
亞歷山大一世壓力山大!
為了抵抗拿破崙,他已經向俄羅斯的西部地區聚集了二十五萬人以上的軍隊,在戰爭來臨之前,他有信心匯聚起三十萬人的軍隊。可是偌大的俄羅斯在減少了三十萬軍隊之後,他們在東方和高加索、黑海流域的軍事力量就需要到極點了。
只是一個俄羅斯,亞歷山大一世還有信心抵抗,但要再加上奧斯曼和中國人,亞歷山大一世頭髮都要愁白了。
現在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英國人的軍需軍費援助,他們更需要能打仗的援兵。
亞歷山大一世一直在派人聯絡貝爾納多特,希望能實現與瑞典的和平,但貝爾納多特雖然不願意開罪了英國人,可他們顯然也不願意得罪法國人。
……
西曆1812年的四月了,一隊隊騎兵、一支支軍隊正在向著中亞彙集。
陳漢這一次出動的兵力也不是很多,總共就十萬人。而七汗國出動的兵力也不是很多,也是十萬人。只是他們需要時刻準備著出動第二批人。
十萬七汗**隊大部分是騎兵,陳漢的十萬大軍裡也有不少的騎兵,負責統帥聯軍的騎兵總指揮董威在三月裡就踏著積雪來到了鹹海西岸。
負責這支大軍總指揮的是魏寶成,前線總指揮是陳威,沈世英依舊是總指揮。
陳鳴有點好使用老人了。這不是他不給新人出頭的機會,而是他覺得老人靠譜。魏寶成、鄧雲、陳威、董威、潘昶、沈世英等等為首的少壯派,已經可以把‘少’字去掉了。這些年老人們紛紛退出軍伍,不管是開國時還年輕的高平山、黃捷、陳啟、陳永生,還是陳二寶、陳文贊、陳建白、陳洪濤、黃安、高靖輝、盧龍、石猛他們,全都退下來了。有的更是已經病逝好些年了,比如石猛。
陳鳴使喚魏寶成他們已經很順手了。而且美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