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比起絕大部分的平民人家,不勞而獲的他們過得不是一般的滋潤!
這幾年京城的人口怕是減少的能有一成了,南面的貨運不過來,朝廷的銀子也少了,官員們收到的孝敬少了,市井街面自然就蕭條下去了。就像那江河日下的大青果國勢一樣!
大批來年開春就要遷去東北的旗人已經給挑的差不多了。北京的旗人們對於回東北也沒有太大的牴觸,就眼下的情形看,他們是願意去東北的。現在的情形跟原時空清末的情況可完全不同,旗人們的腦袋上架著復漢軍的刀子呢。他們是屬於新朝絕對要清算的物件,哪跟袁大頭似的啊,還一年幾百萬兩銀子養著他們。
八旗子弟再怎麼好逸惡勞,對小命也是無比珍惜的。所以,他們願意回到東北,離開這漸漸變得不安全的北京城。反正到了東北他們也不用幹活,只要管著手底下的朝鮮農奴就行!
今年北京城的熱鬧比往年更盛大,因為今年是鈕鈷祿氏的八十大壽。高壽、整壽,不熱熱鬧鬧的歡快一場,洗洗大青果朝野的晦氣,怎麼能行?
可是這人也真怪,越是怕來壞事,就越是躲不過去。
九月二十四日,濟南淪陷的訊息被舒赫德飛馬送到北京。復漢軍對濟南的進攻幾乎是兵不血刃的,因為城中的綠營反了。山東布政使周元理是闔家殉難,直隸提督王進泰被手下人擒拿獻給陳逆,老將軍自盡而亡。同時濟南城裡的段永貴以下五百餘旗兵悉數被殺!
舒赫德哭天抹淚的自言死罪!這一訊息和兩文武兩大員殉死的資訊與之前被送到的兩份摺子一對照,傅恆心裡都覺得很不是個滋味。
忠良啊。王進泰、周元理,都是大清的忠良啊。即使那周元理之前的摺子上出言不遜,那也是對大清的一片忠心啊。
這個檔口上前線軍事不利,實在是讓人上火。
可是偏偏外頭還有那不長眼的,隔了一天,陝甘總督吳達善上摺子彈劾阿桂,說他屢屢空置兵力,而連吃敗仗,徒勞無獲,實是有負聖望。
這已經不是吳達善第一次上摺子彈劾阿桂了,去年豫東南大敗,他就上摺子彈劾阿桂。讓幹隆在‘事實面前’不得不處罰了阿桂。現在……,他又來了。
可是這傢伙也要看看現在是什麼日子啊。太后的千秋節就在眼前!
‘正大光明’配殿裡,留守圓明園‘軍機處’的傅恆心理面那叫一個惱火。【不是匾,是圓明園四十景之一,圓明園的正殿。】
可是僅僅隔了一個時辰不到,河南巡撫何的彈劾奏摺就也飛一樣的進了來。他也彈劾阿桂“大言欺君,全無定亂安邦之策……,屢屢避敵,畏之如勐虎”。這是指阿桂從徐州外撤軍的事兒!
所以常言說啊:屋漏偏逢連夜雨,或是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那就是這個理。沒法子,再是大喜當前,傅恆也要二次把摺子遞給幹隆。而就在傅恆要來見幹隆送摺子的時候,幹隆也把吳書來派來找他了。
吳書來滿臉焦急,額頭上冒著一層明淅淅的汗水,顯然是一路匆急的趕過來的,他對傅恆說道:“快點兒吧相爺,皇上召您呢。西安的粘杆處發來密摺,說青海蒙古與元頓教逆匪有聯絡,賣了大批戰馬給元頓教逆匪,以至使甘肅官軍屢次撲擊盡皆無果。皇上氣得快要發瘋了!”
傅恆聽到這訊息,腿一軟差點兒就倒在地上了。蒙古,蒙古,青海蒙古!滿清最擔憂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嗎?
青海蒙古這裡要出了問題,新疆蒙古,以及更重要的內蒙六盟和套西兩旗,是不是也要出問題?也要受影響?
別看滿清皇帝天天把‘滿蒙一家’掛在嘴邊,可那都是做樣子的,就像他們說滿漢一家一樣。除了早期的順治、康熙中前期為了穩固蒙古,大肆的納蒙古后妃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