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排槍擊斃’佇列不緊密那就不是佇列了,列兵線必須整齊緊密,這樣才能突出滑膛槍的優勢。

可要是把士兵們排的整整齊齊的緩步前進,現在那就是找死。

不需要超重型的火箭彈,就是一顆中型火箭彈都能報效半個連,這種戰術在一夜之間成為了過去式,而新的戰術卻還沒有誕生出來。

如今發生在高加索的戰鬥,奧斯曼和俄羅斯都在學習中國人。學中國人的那種完全不講究佇列,散兵式的衝鋒肉搏。

很沒技術含量不是?可不這樣又能怎麼辦?大炮就眼下的效能,還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嗎?

反正啊,奧諾普科是不‘會’打仗了。

二十四顆重型火箭彈無可阻擋的落到了巴爾瑙爾城外延陣地和聳立的堡壘上,後者非常結實,通體是大塊的花崗岩壘砌的,也不知道有多厚,反正是比水泥竹筋堅硬。

以眼下的火箭彈威力,即炸不透,似乎又震不穿。所以,11師要拔掉那些城外的堡壘就只能用火炮打實心彈卻一點點的‘啃’。

地面騰起一層爆炸的雷雲,撲面捲來衝擊波就像大風一樣,讓奧諾普科不由自主的朝下一蹲。好一會後他再次抬起頭,然後不怕死的熘上殘缺的城頭嗎,經驗告訴他中國人不會再朝著同一地點扔火箭彈了。奧諾普科躲在掩體後,只見距離自己百來米外的城外陣地還有未滅的零星火頭在燃燒,也不知道被炸成啥樣了。

今夜守在那裡的兩個連,不知道明天還能撤回來多少。

事實上,現在的巴爾瑙爾也挺破爛的。樹倒牆翻,房毀人亡。火箭彈是打不進城中,可中國人有重炮啊。城裡頭死傷遍地,一片狼藉。(未完待續。。)

第八百三十五章 高氵朝降臨

夜晚的巴爾瑙爾如同一個盛大的煙花燃放場,不時的連環暴起的橘光閃耀整個夜空,而一朵朵烈焰翻滾著湧上天空的場面,對於這個時代的軍人來說,真的是不可想象的現在畢竟是西的1788年。而不是1914年。

不管是俄羅斯方面,還是11師師部裡那些個來自日本、安南、暹羅趕來的附屬**官們,還有不少跟著來實習的軍校生,都舉著望遠鏡的手都微顫了。

他們蒼白著臉,半張著嘴,看著前面火山爆發一樣的景象顫慄不已。想象著如此一幕被施加到他們國家身上的樣子……

隨著時間的一日日過去,巴爾瑙爾的爆炸變得更加激烈了。過去一夜裡能響亮一二百發,一天也到不了三百大關。可現在呢?

一夜裡三百響是稀疏平常,一天下來能響上五百回,但俄羅斯人的回擊力度卻下降了!俄羅斯人再早早的做了準備,也不可能一座城市裡放上兩三萬枚火箭彈。火箭彈也是要錢的!

一枚火箭彈的單體造價不算高,但這個數字要是乘以‘萬’,那可就不是個小數目了。

而國防軍這邊的後勤補給線卻在大量附庸騎兵的拱護下暢通無阻。從後方轉運火箭彈已經成為戰爭中的重中之重。這讓陳鳴想到了一戰時候的炮彈危機。

在戰爭開始之前,不管是英法,還是德意志,都完全沒估計到戰爭中超高的炮彈消耗速度。庫存的幾百萬發炮彈沒打幾個月就消耗一空,以至於兩個軍事集團都揮舞著真金白銀,全世界的找軍火生產商。

小鬼子和燈塔國都趁機賺了好大一筆錢。

半晌,陳威放下望遠鏡,大聲的朝老上級魏秀志說道:“怎麼樣,是不是比演習場的時候厲害多啦?你當了這麼多年的副都督,也沒見識過這樣的大場面吧?”

在巴爾喀什湖和齋桑泊邊沿,國防軍還建立了不少的堡壘,負責這些堡壘籌建工程的就是魏秀志,那些個堡壘裡頭安置的多有重炮。

十斤炮、十二斤炮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