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一直都有一塊心病,那就是燕雲,燕雲不僅僅是戰略位置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文社會上的意義也是一樣的,那是漢地,是漢人的土地,居住著漢人,是被石敬瑭割讓的土地。

奪回燕雲,至少可以說,宋統一了漢地,統一了神州大地,雖然國土面積不大,可是那也足以證明大宋是一個大一統王朝,燕雲的存在則將這個大一統的最高理念給擊垮了,沒有收復燕雲,大宋就永遠不是大一統王朝,無論過了多久也是一樣。

很多皇帝都想收復燕雲,每一代趙家皇帝都是如此的思考,就連徽宗皇帝也是一樣,並且付諸實施,只是所託非人,自己也不是什麼高階貨色,軍隊更是難以支撐門面,三下五除二就被瀕臨滅絕的遼國幹掉了,對於大宋而言,這也是恥辱。

後來雖說是奪回了燕雲,但是那其中的水分有多少大家其實都清楚,也就不好意思再提了,趙桓坐在皇位上聽到大臣們為前代皇帝,他的老爹歌功頌德,自己都覺得臉紅,這場大勝也不能說和趙佶沒有關係,任何果,都能在過去的某個過程中尋找到因,趙佶顯然也處於“因”之中,只不過是個徹徹底底的反面人物。

對於此,趙桓不想說太多,但是,該說的還是要說,目前召開這次大朝會,召集自己的執政班底開這次會議,不是為了給自己還有死鬼老爹歌功頌德。是要為後面的燕雲收復之戰還有燕雲之戰勝利或失敗的後果以及此戰的勝利封賞做一個準確的評估的。

這一戰,大傢伙多或少都有功勞,兩年多來夙興夜寐,沒日沒夜的幹活兒,為了湊足軍費和工程費用,大家咬緊牙關節衣縮食。過得日子比徽宗皇帝時代的文人們不知道差到哪裡去了,早先喜歡奢侈排場和精美食物的李綱做了表率,硬生生的更改了自己的習慣,每日三餐,早餐只是很簡單的包子饅頭和稀粥小菜,尋常人家也吃得起,午餐和晚餐則是每餐兩菜一湯,一葷一素一碗湯,一家子人一起吃。有時候工作一忙都顧不上吃飯,隨便啃幾個饅頭對付一下,節約到了極點。

皇帝趙桓也不含糊,大幅度削減皇室經費,更是拿自己開刀,和李綱一樣,一日三餐照著來,一葷一素。很簡單的膳食,皇帝和宰相都這樣做到了。底下的臣子們無論過去過得苦日子還是奢侈日子,都開始大幅度削減自己的生活需求,不削減也沒辦法,皇帝不給大家發那麼多錢了,也真是沒什麼錢了,於是包子饅頭稀粥鹹菜成了皇宮裡的主流。大家也都慢慢的習慣了,工作一忙,等到回過神來已是飢腸轆轆,熱乎乎的包子饅頭和鹹菜倒也合乎口味。

肚子餓,嘴巴里苦。但是心裡卻是甜的,大宋的浴火重生和蒸蒸日上,大家都看在眼裡,大宋的中興指日可待,那麼,大家夥兒都是中興之臣!

一個朝代最有名的臣子就是開國之臣和中興之臣,開國之臣常有,而中興之臣不常有,某種意義上說,中興之臣比開國之臣更加有價值才是,大家的確日子過得苦巴巴,可是心裡甜啊,宰相和皇帝帶頭,大家都在過苦日子,這才像是一個臥薪嚐膽的樣子,有了這樣,大宋的中興,也就指日可待了。

饅頭稀粥小菜,偶爾皇帝還會拿出皇族省下來的部分經費以及自己的后妃們省下的脂粉錢買一些魚肉來犒勞臣子們,打打牙祭,更是和臣子們一起吃飯,算是籠絡人心吧,效果顯然是很好的,大家雖然真的覺得很苦,可是真的也覺得這樣是值得的。

第三次宋金戰爭開始了,大家都開始全力以赴,每日裡緊張的工作,為前線出力,文官武將各司其職,日思夜想的都是勝利勝利再勝利,一次接這一次的戰敗並沒有讓大家失望灰心,因為皇帝和宰相依然是那樣的信心十足,相信大宋軍隊一定可以打勝仗,相信宗澤老帥和岳飛大將軍一定可以打勝仗。

數月的苦熬,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大宋打勝仗了,大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