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位田川七左衛門松庵,其實是一箇中國人,本名叫翁翌皇,是福建泉州人,以鐵匠為生,後來移居日本平戶,娶日本田川氏,形同入贅,改日本名為田川七左衛門松庵,為邑主鍛刀劍,而成為平戶侯的家臣。因此在後世一些著作中,把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松,寫做翁氏,也是正確的。

鄭成功在出生以後,一直隨母親生活在日本平戶,七歲時才被鄭芝龍接到中國定居。另外這位翁氏夫人其實為鄭芝龍生下兩個兒孑,小兒孑過繼給了田川氏,取名為田川次郎七左衛門,一直生活在日本。後來成為鄭成功在日本的重要貿易伙伴。

而商毅在招待鄭成功的宴席上,居然排出了日式料理,既表示商毅對鄭成功的重視,這也說明商毅對鄭氏父子身平事蹟的瞭解,同時也表示商毅在曰本也有相當的基礎。這當然令鄭成功吃驚不已。這才知道商毅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決不是偶然的,單是這份情報工作,就可見一斑了雖然商毅一直對鄭芝龍保持著友好的態度,在不違返大原則的情況下,也儘量讓步,但也不希望讓鄭芝龍感覺自己是真的軟弱可欺,借這個機會也是告戒鄭芝龍,你的老底我都清楚,別以為我怕你。

鄭成功心裡雖然吃驚,但表面上卻也不動聲色,依然和商毅把酒言歡,並且在酒桌上達成互相扶持依靠,共同抗擊清軍的協議。

第四十八章 清軍整頓(一)

就在商毅和鄭成功達成浙江、福建兩省互相協作抗清的協議時,洪承疇一行人也到達了南京。不過在來南京之前,洪承疇首先到達歸德府,見到了豫親王多鐸,向他傳交了多爾袞的命令,並給多鐸加平南大將軍銜,給阿濟格加揚威大將軍銜;並且請多鐸隨自己一起渡江,到南京主持大局。

因為這一次洪承疇到達南京之後,首先的任務,是要調阿濟格北還,那後才能重新整頓清軍。但儘管現在洪承疇大權在握,有便宜行事,先斬後奏之權,但這些東西對阿濟格來說都沒有,只有把多鐸帶上,才能製得住阿濟格,同時也能穩住江南的清軍。而且現在清軍的重心在江南,阿濟格北還之後,多鐸肯定是要到江南去坐鎮的。

看了多爾袞的詔書之後,多鐸也清楚兄長的用意,而且他也對阿濟格冒失的對吳、尚二人的處理非常不滿,因此也把歸徳府的事務料理了一下,命正黃旗固山額真譚泰代替自己駐守歸德府,主管江北的軍務,命正白旗固山額真阿山駐守徐州,以防魯南的商家軍。貝子尚善駐守鳳陽,牽制揚州的商家軍。然後帶著貝勒尼堪、鑲黃旗固山額真尹拜圖,伊爾德、阿濟格尼堪等人和洪承疇一起渡過長江,來到了南京。

見到了阿濟格之後,洪承疇也宣讀了多爾袞的詔書。阿濟格一聽要調自己回去征討蒙古蘇尼特部,立刻就火了。雖然說被加了揚威大將軍銜,但誰都知道,讓他從南京回去,征討蒙古,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懲罰,因此心裡當然不舒服,聽完洪承疇宣讀之後,立刻道:“我辛辛苦苦打下了南京,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憑什麼讓別人來撿現成的果子,還要把我派到蒙古去喝西北風。我就留在南京,那兒也不去。”

多鐸聲色俱厲道:“十二哥,你這是說的什麼話,打下南京是你一個人的功勞嗎?再說你打下南京之後,又弄成什麼樣子,自己心裡也清楚,差一點就把吳三桂他們幾個逼反了。現在蒙古蘇尼特部叛亂,派你去平定是給你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又怎麼不行呢?而且這是十四哥下的命令,你有什麼不滿,就回北京去和十四哥說去,留在南京不走,是什麼意思。”

兄弟兩人互相怒目而視,對看了好一會兒,阿濟格也不禁有些洩氣。因為多爾袞和多鐸關係好一些,爭執起來的時侯,兩人總是站在同一戰線上對付阿濟格,因此在他們兄弟三人中,雖然阿濟格是老大,卻總是爭不過兩個弟弟。而且阿濟格雖然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