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將荷蘭艦隊的剩餘兵力,以及土著士兵,還有馬打蘭軍隊派往加里曼丹島,希望能一舉擊敗中華軍,取得全面的勝利。
第三八零章 總結
“戰鬥就是在這裡結束的,我帶著艦隊撤退了戰場,而荷蘭艦隊也沒有追趕。”
李華梅一邊說著,一邊用手裡的長棍撥弄著桌子上面的艦船模型,把整個戰鬥的過程用艦船模型演示了一遍。這時在桌子上的艦船模型分為三堆,在左側紅色的船模一批代表著中華軍的艦隊,右側綠色的船模代表著荷蘭艦隊,而在中間紅綠相錯,側是代表了雙方被擊沉的戰艦。
雖然李華梅也並沒有親眼目睹整個戰鬥的過程,但透過其他各艦官兵的講說,再進行匯總整理,對整個戰鬥的過程也都基本可以瞭解**成,欠缺的只是一些細節,但這並不影響對整個戰事的分晰。
整個過程是由李華梅主講,還有四名第四艦隊的艦長在場,進行補充說明,而在場聽她們講解的有商毅、亞莉桑拉、成鋼、岡薩雷斯候爵、安烈、吳亮、羅伯特*布萊克,以及其他幾支艦隊的司令員、副司令員,陸軍的代表等等,一共有二十幾個人。在李華梅等人講解的過程中,也有人提出了一些關於戰鬥細節的問題,因此差不多用了一個時辰才將整個戰鬥的過程說完。
商毅這才道:“各位,你們對於這一戰有什麼看法、意見呢?”
雖然李華梅的艦隊敗回了汶萊,但對中華軍計程車氣並沒有太大的影響,畢竟現在的中華軍己是一支百戰之師,不會因為一二場戰鬥的失敗而挫動士氣信心。同時對商毅來說,這一戰的失利確實來很是時候,也暴露出了中華軍的海軍還存在許多的問題。
在第一戰勝利之後,在海軍內部確實存在著一種樂觀的情緒,認為只要堅持縱隊戰術,就一定能夠打敗荷蘭艦隊,甚致有人主張出動全部艦隊,與荷蘭艦隊進行決戰,但經過了第二戰,也反應出縱隊戰術還是有很大的侷限性。有的是縱隊戰術本身的先天缺陷,也有是中華軍的執行有問題,因此在第二戰之後,有不少人都捏了一把冷汗,如果盲目的出動全部艦隊與荷蘭艦隊進行決戰,那麼這一戰的勝負也確實還很難預料。
而對商毅來說,第二戰敗得確實很是時候,於是就在李華梅艦隊返回汶萊城之後,就立刻招集眾將,開始進行總結。
亞莉桑拉首先道:“我看這一場戰鬥,李司令員的指揮並有太大的問題,由於煙霧阻擋了旗號的傳達,換了任何一個指揮官來指揮,也都是有辦法的事情,而且荷蘭艦隊全力攻擊縱隊的中間部,這一點確實也是縱隊隊形的最大弱點,但在艦隊被截為兩段之後,李司令員還是能夠指揮剩揮剩下的艦隊,保持縱隊的隊形,擊敗了阻截的荷蘭艦隊,解救了自己的其他戰艦,這樣的指揮是完全正確的。”
雖然亞莉桑拉的發言,有一些是為李華梅分辯的味道,但所說的都是實情,李華梅的指揮確實沒有什麼大失誤,煙霧阻擋了旗號,還有荷蘭戰艦主攻縱隊的中間段,也確實是換了任何指揮者都沒辦法的事情。而且其他的將領對於李華梅的能力還是非常認可的,這幾年來李華梅在呂宋駐守,取得的戰績也是非常可觀的。
第一分艦隊的司令員南亞虎道:“就算是沒有煙霧的事情,荷蘭艦隊一樣會進攻縱隊中間斷,這也是縱隊佇列的最大弱點。一但艦隊被截斷了,那就只能進行自由作戰了。”
李華梅也道:“另外通迅也是一個大問題,這一次出戰,我只帶了三十七艘船,但隊伍就排出去七八里遠了,如果是帶了一百船,只怕是要排出二十多里遠,就是沒有煙霧,後面的船根本就還可能看清旗艦發出的旗語。就是用瞭望遠鏡也看不見。這才是最頭疼的事情。”
商毅也皺少皺眉,在這個時代,通訊確實是一個大問題,如果是在陸地上,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