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不再考慮一下?”

黎首輔顫抖地說。

永定門外矗立一座五十丈高的皇陵,這腦洞未免也太大了點。

“不用考慮了,朕的皇陵就修在永定門外,也不要離城門太遠了,朕要每天都能看到皇陵的建設,咱們大明天子守國門,就算朕死了,朕也要守護這座北京城,至於修築皇陵的材料,可以從西山採石,為了方便石料運輸,朕決定在西山與皇陵之間修一條鐵路。”

楊豐說道。

“鐵路?”

黎首輔被這個名字驚呆了。

“對,鐵路,簡單的說就是以兩根熟鐵鍛造的軌道,鋪在一根根枕木上,枕木下面是夯實的陸基,這樣的道路完全可以承受那些巨石的重量,而且專用的馬車在鐵路上跑起來也更輕便,同時鋪設這樣兩條分別用於往返。要知道修築皇陵的那些巨石都重逾萬斤,按照正常的道路是肯定無法運輸的,所以必須得使用鐵路才行,這條路從開春就可以進行建設了,朕會讓鋼鐵廠專門製造一批鐵軌的。”

楊豐說道。

他就是要以這種方式試驗鐵路技術並且培養人才。

從西山到永定門最多四十里路,期間有幾條小河溝阻隔,但完全可以修橋透過,這樣一條鐵路正好練手,雖說蒸汽機車還不行,但馬拉的車廂還是沒問題,否則他那些巨石還真就沒法運到永定門。至於鐵軌就更簡單,英國工業革命時代的鐵路哪有鋼軌,全都是普德林法煉出熟鐵然後鍛造的鐵軌,他現在當然也一樣能造,剩下就是鋼鐵產量了,但修皇陵在任何朝代都是重中之重,為了修皇陵多建幾座鋼鐵廠算什麼。而只要這條鐵路建成,並且進行過一段時間的使用之後,那麼他的鐵路建設人才也就有了,然後就可以在國內逐漸開始推廣這種東西,甚至於開始試驗蒸汽機車,這樣估計用不了二十年,自己就能看到真正的火車賓士在大明的土地上了。

既然這樣黎首輔也就不再多說什麼了,反正他是皇上,他自己的墳修哪兒別人無權干涉,再說永定門外也不錯,至少後世皇帝們上墳方便,那孝陵不也修在南京城外嗎?

“還有……”

楊豐說著把他的聖朝田畝制度拿起來。

“把這個刻到那些石頭上,一塊向北的石頭上一個字!”

他笑眯眯地說道。

黎首輔倒吸一口冷氣,他終於明白皇上為什麼把皇陵非要修在永定門外了,他哪是死了也要守護這北京城啊,他這分明是死了也要鎮壓在後世皇帝和朝廷頭上,死了也要鎮壓在那些官員和士紳頭上。

很顯然皇上也很清楚自己終究有壽命限制,死了以後後世子孫再被士紳忽悠著推翻他的制度也不是沒有可能,歷代新皇推翻舊皇政策都是很平常,所以如今皇上要直接把聖朝田畝制度刻在自己的皇陵上。他的皇陵那麼大,那麼突兀,上面再刻滿字可以說幾乎就把聖朝田畝制度作為了鐵律,以後任何皇帝只要想有所改變,那首先就得面對這座正對著承天門的皇陵。這皇陵就矗立在那裡,所有老百姓都能清楚看見,那字刻得大一點,說不定隔半里路都能看清,它和它上面刻的聖朝田畝制度就像一座大山般矗立,一切想改變聖朝田畝制度的企圖,都必然首先要面對這座大山。

只要還是大明的天下朱家子孫,就同樣必須得在這座大山鎮壓下。

“臣遵旨。”

他低頭說道。

“還有,在正中間,要以最大的字號再加一句,後世有不遵者天下共誅之,每個面上都刻!”

楊豐說道。

他就是要以這種方式把聖朝田畝制度變成鐵律,後世哪個皇上敢給他變更,那天下所有人都可以起來造反,合法的造反,他的皇陵上就刻著,他的皇陵就矗立在永定門外,他的皇陵和聖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