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影視製片人協會的回應要相對謹慎和簡短的多。

“我們確認事情正在朝著最終得以解決的方向發展。”

此外,也牽涉其中的導演工會,以及其它相關方,包括演員工會、影視學院等,都次第表態。

“我們目前的進度要更加快速一點。”——導演工會。

相對於編劇工會,導演工會的問題解決起來要快速的多,這和兩個工會的區別是息息相關的。編劇工會屬於缺不了但也不起眼的分工,而導演則不同,作為一部作品中最為重要的人,他們處於極端狀況——要麼是如此詹姆斯這樣的超級大導演,整部作品由他說了算,待遇就更是可以跟頂級演員比肩。另一種就是小導演,這種導演為了出頭,通常不會有什麼要求。不管是導演工會最終拿到了什麼條款,他們不用也就沒什麼意義。至於中間這些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導演,是新協議的重要受益群體,但因為可替換性太強,其實也很難說出現什麼跨越式的酬勞上升。

因此,導演工會方面受到的壓力不太大,與其說是他們自己想要摻和進來,不如說是搭了一次東風——就像是現在演員工會一樣。

演員工會此前曾經表示過,如果事態進一步發展,不排除演員工會加入罷工的行列——這是一記重要的助攻。對編劇工會來說。編劇工會罷工了,好歹電影電視公司還有點存貨,可是如果連演員都沒了,不說主演,那些配角、龍套等都是唯演員工會之命是從的,他們一起罷工,光靠幾個簽了合約的主配角,一部電影是拍不出來的。

所以演員工會此次表態稱“很高興看到事件得到了緩和,取得了進展”。引發了更多的關注和影響。

儘管各方在表態的時候,都避擴音及了某些個人和單位,但輿論普遍還是認為丹尼爾。桑德勒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此前種種對他的冷嘲熱諷也就自然而然地銷聲匿跡了。面對公眾輿論的嘲諷,那些之前振振有詞的人也不得不縮起腦袋來,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甘心認輸的。

一位此前發表過消極言論的娛評人,就相當嘴硬。

“我並不認為丹尼爾真的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很可能,他遇到了一個好時機——甚至連好時機都稱不上,離他宣稱要介入事件。已經過去了好幾天。目前取得的成績完全不一定是因為他的緣故,你們要知道,在過去一個月裡,有多少人多少群體介入雙方的矛盾,他們都鎩羽而歸了,沒有能夠取得成果。丹尼爾卻在短短時間內推動事件出現戲劇性轉變,這可能麼?這現實麼?

我並非要質疑丹尼爾。桑德勒的影響力,但是他並不是好萊塢的總統,編劇工會、製片人工會,都不會聽命於他,他想要依靠一個人取得現在的成果是不可思議的。

如果一定是因為外力介入才促成事件發展,那我認為此前所有的人都應當獲得支援,而不僅僅是丹尼爾。桑德勒一個人。”

但這位娛評人得到了比此前更為猛烈的抨擊。

“華盛頓的白宮”回覆道,“你的言論就像是一個張牙舞爪的賭徒,不甘心於丹尼爾的影響力和他的成功。”

另一位“草坪上的蟲子”則揣測他的言論是在“希望透過發表和主流相違逆的意見,以獲得關注度,並最終轉化為利益酬勞。非常讓人不齒。”

也有人非常認真地和他辯論這個問題。

“我認為沒有人否認此前的所有人都起到了各自的作用。但是,顯然突破性的進展,是在丹尼爾介入之後才取得的,需要強調的是,並不是說你今天宣佈要競選總統,那麼明天你就可以進白宮了——調停爭端也是一樣,丹尼爾宣佈介入其中,當然需要一段工作時間才能夠取得成果,使用這種藉口來規避丹尼爾的作用,是非常低劣的行為。

另外,在今天的美國,沒有哪些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