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沙漏就會慢慢聚合成一個球形。這個時光之球的維度便高於時間沙漏,接近奇點爆炸時的景象。
這樣,時光沙漏模型便演化成為時光之球,就像一隻鳥從飛過,從無數方向射來無數光,形成無數鳥的影子,每個影子都在移動,形成一個光影之球。我們只是生活在飛鳥中影子的存在,永遠無法僅僅憑藉一個影子就推測出鳥真實的模樣。
看到這裡,你大概知道由我們所處的四維世界推演到奇點爆炸形成的五維時間的過程了吧?藉助時光沙漏模型和旋轉能量球模型,你應該也能夠明白經典物理所描述的大宇宙尺度和量子物理描述的微粒尺度並沒有明顯的界限了吧?他們只是因為空間自旋,公旋和超維旋不同造成的不同維度視界而已,並沒有明顯的分別。造成量子機率性行為的元兇是超維旋,造成空間渦旋狀扭曲形成引力場的魁首也是超維旋,大尺度空間和小尺度空間之間的差異在高維空間中得到統一。
如果看到這裡,你已經覺得自己的腦袋不夠用,那麼我繼續把宇宙的維度推高,你就會覺得這個世界光怪陸離的可怕了。我們將大宇宙尺度的時空沙漏模型和小尺度的旋轉能量球模型溝通為一,這個世界就神奇得詭異了。想想看,五維空間的源頭只是一個自旋的奇點,難道大自然中就沒有其他這樣的奇點麼?如果有很多很多這樣的如恆河沙數般的自旋奇點,那會是什麼樣子?
嘿嘿,那時候每個奇點都只是一粒沙,在更高維的時空沙漏中流動,你能夠明白這樣的景象麼?如果是那樣的話,那將是一個六維的時空。
而在六維的時空之上呢?還會有容納無數六位時空沙漏投影的七維時空之球吧?
而七維肯定不會是終結,也許宇宙可以無窮無盡的演化下去,會有盡頭麼?
同時,我們換個相反的方向推演,我們現在還無法認識的夸克粒子,其內部的構造是怎樣呢?如果真的是一沙一世界,那麼夸克粒子中是否也存在一個宇宙,就像奇點宇宙一樣,是由無數的時光沙漏組成?而時光沙漏中還有更小的空間微粒,是否還有更小的宇宙?
如此一來,宇宙將走向大小的兩個極致。當然,這種推演之是哲學上的推演,並不能坐實。就科學觀察的角度看,我們能夠觀測的極致便是五維奇點宇宙,在奇點域外是一團混沌,而極小的粒子最終會歸於一團無序又混沌的能量。混沌是起點也是終點,世界並非你想象的複雜。
也許,你還是會覺得理論的世界如同天上的繁星,是如此的迷眼,接下來我會向你介紹最後一個模型:投影電磁模型,你也許會對這個世界充滿簡單的感官。
慢慢期待吧!我所要帶你看的風景並不止,而且人生的極致也並非你所見的狹隘,我會是你的嚮導。
'正文 第一百零六章'
接下來的一段,是四天後的聖誕節,3053年12月25日。
看風景看到這裡,物理中“物”的世界差不多結束,即將進入“理”的範疇。就好像量子力學中的“哥式解釋”和“弦理論”兩理論發展到極限都需要介入哲學範疇一樣,想要將低維視界中的影像描繪清楚,必然要藉助哲學中超驗的那一部分理論,這是維度視界所決定的。“物”是對真理投影的真實描述,而“理”則是對投影濃縮式的綜合。
故而,在講訴電和磁的有意思的風景之前,我先介紹兩個有些枯燥的哲學模型。一個是來自古希臘柏拉圖性靈學中的洞喻理論,另一個是來自明宋理學家朱熹關於理一分殊的太極的理論。
知道你一遇哲學就頭大,所以雅不了就俗,只能簡要的和你解釋。
首先,柏拉圖的洞喻理論講的是一群關在洞中的囚徒,只能面壁而行,看不到身旁和身後的風景,在他們頭頂有一個火把,在他們身後有另一群人扛著假人假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