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親爹,高璋只能乖巧地垂下了腦袋,隱蔽地翻了個白眼。

“官家這一年多年,對於西北之邊事,十分關注,為父聽聞,皇城司那邊可是派出了不少的細作探子潛入西夏境內……”

“說起來,這裡邊,璋兒你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那西夏境內,諸軍司都在大量的種植棉花。而段氏商社,在那西夏境內做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高俅也是從官家口中才知道,段氏商社的後邊,居然就是皇城司。

“……自打你去了江南之後,為父在東京汴梁的三衙禁軍,擇其優者,選出五萬禁軍,由你劉伯父操持整訓。”

“所用練兵之法,正是用璋兒伱的那一套,卓有成效。那劉法回師之後,亦入於此軍之中,為副指揮使。”

“另外,為父準備,讓那楊震、姚平仲,還有劉錡,以及那方小娘子的兄長方臘,皆入職這支禁軍中擔當要職。”

聽到了這裡,高璋頓時反應了過來,抬眼朝著親爹看去。

就看到了親爹繼續在那裡燒著紙錢,不緊不慢地道。

“我兒文武兼備,才智驚豔於世。官家屢屢對你委以要職重任。”

“你在那江南平定朱氏之亂後,官家就曾經尋為父,本欲讓你為樞密直學士……”

說到了這裡,親爹抬眼看向高璋。

“為父覺得有些操之過急了,畢竟,你如今雖名滿天下,然若是貿然委以軍國大事之重任,終究……”

高璋放下了手中的紙錢,朝著親爹心悅誠服一禮。

“爹,孩兒明白,官家的確是心急了些,還還有爹您幫襯著孩兒。”

高璋自然很清楚,師尊對自己的期望值到底有多高。

想必是看到了自己小小年紀就已經文武雙全,既能治理地方,又能揮軍作戰,就想讓自己去操作西北邊陲之軍政。

但問題是,自己現如今就過去負責總抓西北邊陲軍政一點也不現實,自己現如今雖然很有聲望,但終究底蘊和實力不夠。

所以,親爹的操作才是對的,先緩一緩,正好把那些與自己共過事,又頗為有才幹的將領們聚攏成一個團伙。

畢竟,不論是楊震,還是姚平仲,這二位,可都是在自己手底下獲得了立功受賞的機會。

特別是那位之前在童貫手底下被排擠的姚平仲,現如今對高璋十分感激。

不僅僅是因為高璋重用了他,重點是,他喜歡搞的那種奇兵突襲作戰方式。

高璋這位年紀不到他一半的神童狀元居然不但能夠理解,甚至還能夠跟他深入地探討起這種特種作戰方止上的優劣,併為他查缺補漏。

“回頭,記得多往那邊走動走動,邀他們作客,多多親近,日後萬一我兒要往西北。

這五萬禁軍,還有這些將軍們,可都是你的心腹臂助。”

“我兒有大志氣,大胸襟,目光之遠,足令為父汗顏。”

“為父能為你所做的,就是盡為父的能力,幫襯你一些……”

“父親,您已經為孩兒做了許多了。”

高璋內心滿是溫暖,抬起了頭來,朝著親爹高俅笑道。

“這些都是為父所能為你做的,如有疏漏,你就告訴為父,咱們可是一家人,為父百年之後,這個家,就需要你來支撐明白嗎?”

感受著那隻寬厚溫暖的大手落在肩膀上觸感,眼眶微熱的高璋用力地點了點頭,燒紙錢燒得越發地勤奮起來。

這讓高璋終於感受到了身為衙內的好處,親爹能當太尉多年,手段自然也是有的。

五萬禁軍,說實話,相比起冗兵的大宋那一百多萬近兩百萬軍隊而言,真的一點也不多。

光是大宋西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