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成海也點頭,笑眯眯的看著張家棟,於是話題由田蘭展開,周光輝和顧成海也講起了各自的老婆孩子······

第二天天剛亮,部隊就整個動起來了。領彈藥的領彈藥,收拾戰備小包的收拾戰備小包,殺豬宰雞的聲音此起彼伏。

中午全連好好吃了一頓,還破例動了酒,頗有“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的意思。

作者有話要說: 女人嘛,每個月都會有那麼幾天不太舒服,昨天實在太痛了,沒有更新,不好意思了。

這是今天的,有點瘦,大家先塞塞牙縫。

頂著門板跑啊······

☆、領證

張家棟的部隊殺豬宰雞的時候,田蘭也沒閒著,天漸漸冷了,皚皚白雪覆蓋了一座座村莊,大家對田蘭的小吃店已經沒有了最初的好奇、嚐鮮的心理,油條生意也不像井噴般火爆,再加上天氣冷,來買早點的人不那麼多了。於是田蘭讓婆婆在家休息,她和姐姐、姐夫照看小店。

姐姐是個急脾氣,她看生意不好心裡著急,就問田蘭:“蘭子,前陣子生意還好好地呢,最近怎麼越做賺的越少了呢?”

“咱剛開始做的時候,大家好奇,多少都會來買點東西回家嚐嚐鮮,現在新鮮勁過了,來買的人自然少了。而且姐你發現沒,這陣子來買油條的人少了,可是吃餛飩的人倒是多了,我琢磨著可能是因為天氣冷了,大家都願意吃些熱乎的。”

“那咱就多做點熱乎食賣吧!”姐姐打斷田蘭說道。

“我也是這麼想的,我想咱不是還有煤爐子嘛,就用爐子,每天燉上它一鍋羊肉湯,冬天羊肉是最滋補的。”就這樣田蘭的小吃店有賣起了羊肉湯。

有了羊肉湯,生意果然有所起色,可細心的田蘭還是發現了其中的不尋常。根據她的觀察,最初賣油條的時候,來買的多是公社和張家灣的人,逢集的日子也有不少趕集的人會買些帶回家。可從他們開始賣餛飩和麵條之後,客戶群就發生了變化,起初是有些在公社上班家卻不在公社的公家人會早上來吃餛飩、麵條,後來到上午十點左右會有些過路的貨車司機來吃個遲早飯,等田蘭她們升起爐子賣羊肉湯的時候,過路的貨車司機已經演變成了他們的主要客戶。以田蘭的經驗餐飲行業都是對半賺,油條兩分錢一根,就算她們一早上賣出1000根(當然這是沒有過的),也不過才掙10塊錢,可麵條、羊肉湯之類的就算她們每天只賣100碗,掙得也比賣油條多。田蘭和姐夫商量了一下,把油條生意停了,專門賣餛飩、麵條、羊肉湯。

因為不賣油條了,田蘭每天也可以多睡會,六點左右去店裡開門就行。寒冷的冬季,天亮的有些晚,屋裡的炕燒得特別暖和,她今天睡得有些晚了,吃完那每天一碗的糖水蛋,田蘭急匆匆的往店裡趕。等她趕到店裡,姐姐姐夫早已開了店門,姐夫在下面條,姐姐在招呼客人,看見她來了只是點了個頭,就又各忙各的了。田蘭拿出肉餡和餛飩皮,包起了餛飩,她的手很快,不一會兒餛飩就把小案板鋪滿了。

已經有人來買餛飩了,“吳會計,還是老規矩啊!”田蘭和糧站的吳會計打著招呼,從他們賣油條起,吳會計就是“好吃來”的常客了。

“是啊,還是老規矩!”吳會計把手裡的小鍋遞給田蘭“今天再給我多加點湯啊,我家小子最愛喝你家的餛飩湯了。”

“我們這湯可都是大骨頭熬的,一天24小時不斷火,我弟妹還在裡頭加了不少好東西,又好喝又補人。”張桂香插著話“吳會計,你家小子是不是又被老師誇啦。”

孩子過生日、考試考得好或者在學校被老師誇了,家長就會早上到“好吃來”買一鍋餛飩作為獎賞,這已經成為躍進公社近期的時尚了。貓蛋、狗蛋也在讀書,張桂香知道最近學校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