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趙興定下的作戰決心,眾人開始細化作戰方案,經過一番討論和商議,最終進行如下的任務分配:

負責駐守箕關的將領為徐晃,軍師陳宮;負責駐守壺關的將領為趙雲,軍師李孚。負責駐守河內的將領為王路,軍師許汜;負責機動作戰的將領為張遼,軍師郭嘉;隨趙興親往西線決戰的前鋒左軍將領為呂布,右軍將領為關羽,後軍將領為李進武,禁衛統領為典韋,隨軍軍師為賈詡、田豐、徐庶。留守臥虎城的將領為高順,軍師為李進思和賈穆。防守北方四郡的將領為胡車兒和呼廚泉,軍師為李鐵柱和田嶽。”

第100卷 第794節:白骨千里無人埋 (39)

光熹元年初秋,朝廷三路討趙大軍已經在河內安邑會盟結束,部隊相繼開拔,向著事先預定的戰場前進。鎮北軍團的十萬大軍也奔赴幷州邊界,與氣勢洶洶的朝廷大軍或是隔河對峙,或是憑關而望,一場大戰終於拉開帷幕……

第三一五章東線開打第一仗

袁紹最近興奮的常常晚上睡不著覺,只因為眼看著心頭大患趙興要倒黴了,只要幷州這個禍害被聯軍合力剷除掉,今後袁家“五世三公”甚至是“六世三公”都不是什麼問題。

過去的七八年間,袁紹每每想起趙興不過是一個佃農出身的草莽,竟然也能竊據高位,與自己平起平坐,甚至還要高出半頭來,他就非常的氣憤甚至是憋悶。袁紹實在想不通趙興手下那一幫令人眼紅的猛人,為何心甘情願地自居其下,而不是轉而投奔袁家這棵參天大樹。趙興能給他們的,袁家一樣能給,甚至是給的更加豐厚,可這幫人就是死心塌地的不動心。

袁紹私下裡曾經派出使者,向賈詡、趙雲、徐晃、張遼、田豐、郭嘉甚至於原屬丁原手下的將領進行暗示和拉攏,結果很悲催,去的人無不是被掃地出門,人家壓根連個好臉都不給。

既然這幫人願意死心塌地跟著趙興一條道跑到黑,那也只好趁著這次大軍合圍時,一舉將其剿滅,省得遺留禍患。比如這次把守壺關的趙雲和他手下一班武將,袁紹就十分的眼饞,可這些人對於趙興的忠誠簡直可以用狂熱來形容,根本沒有任何收買和利用的可能。

朝廷討趙東路大軍已經全部就位,駐紮在廣平郡靠近壺關的林縣。今日主帥朱儁升帳議事,經過一番商議,準備來日對壺關發起試探性攻擊,這打頭陣的任務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攤在了袁紹的頭上。

經過細作打探,把守壺關的主將為趙興的結義四弟趙雲,其餘將領目前不明,總兵力不會超過一萬。趙雲想憑藉一萬兵力對抗東路聯軍十三萬人的攻擊,實在有些自不量力。就算趙雲是不可多得的“萬人敵”,可光憑十三萬聯軍一人向壺關城下丟一袋土,也能墊出一丈高的土坡來。袁紹不信趙雲能夠守得住壺關,所以自信滿滿地接下了打頭陣的任務。

袁紹返回本軍之後,召集諸將議事,將明日的作戰任務交待一番,然後詢問手下將領誰可任先鋒,張南、張凱、張旭三兄弟立即同時起身,向袁紹請纓,於是袁紹欣然應允,任命三張為明日第一仗之先鋒。

夜色籠罩之下的壺關,顯得雄峻高大,猶如一頭洪荒巨獸盤踞在太行山脈的中段,扼守著幷州和冀州之間的咽喉要道。站在壺關之上的趙雲,心情平靜地凝視著遠處已經有些模糊的山巒,挺拔的身軀漸漸與夜色溶為一體,若是不走近了細看,還以為是護牆之上突出的垛耳。

第100卷 第795節:白骨千里無人埋 (40)

對於三哥委派的這個任務,究竟有多麼重要,趙雲心裡非常清楚。自從他領軍作戰以來,趙興從來都不曾給他配過軍師,這一次卻搭配了軍師李孚,絕對不是懷疑他的智謀,只是為了更好地輔助他守好壺關。李孚身為冀州人,對於河北之地的將領和士卒特點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