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
大榮女子平均出娶年紀均在十六七歲左右,當然由於特殊原因早嫁也是有的。十三四歲就被送去給男人當繼室,著實可憐。
鄭淑妃拉著段玉菱又問了好些話,還說讓她常進宮陪自己聊天云云。
段玉苒見鄭淑妃似乎很喜歡純真尚存的段玉菱,心中便有了思量。
從鄭淑妃那裡離開,段氏姐妹往宮外走時,段玉苒便對段玉菱偷偷叮囑道:“方才淑妃娘娘不是說讓你常到宮中走動、陪她聊天嗎?你便十天半個月的進宮來給娘娘請個安吧。”
段玉菱有些膽怯地道:“我……我不知道跟淑妃娘娘說什麼啊?姐姐陪我一起?”
這個傻丫頭!段玉苒搖頭笑。
“玉菱,你還小,有些事怕是看得不長遠。只想著有忠勇伯府作依靠還不夠,你總得為自己的將來著想一些才是。如果你得淑妃娘娘喜愛,以後不但可以藉此多結交一些高門或官家女眷,也多了一個靠山。”段玉苒語重心長地道,“待倩姐兒、儀姐兒和定哥都長大了,你也是要有自己的孩子的。”
段玉菱小臉通紅,頭垂得低低得,“姐姐怎麼說起這個來了!”
段玉苒被段玉菱害羞的樣子逗笑,抬手拍了拍小姑娘的肩膀嘆息。
在宮門處姐妹道別各自上了馬車,分道而行。
段玉菱坐上馬車後心情激動,回味著今天跟段玉苒進宮遇到的種種,以及段玉苒見到太子妃、太子、淑妃娘娘時不同的表情與態度,她心中升起萬分崇敬!自己如果能像堂姐那樣與上位者們周旋自如就好了!
再想到段玉苒提到將來自己也會生下侯爺的孩子……段玉菱的臉又紅了。可是,侯爺上次回來依舊沒與她圓房,還帶回來一個妾!
雖然回來那陣子侯爺一直宿在書房,既沒到她的正院,也沒去妾室那裡,但段玉菱還是不免有些失落。自己是父親和母親送到侯府來照顧倩姐兒她們的,並不是侯爺中意的女子,所以才會不願和自己圓房嗎?那即使將來圓房了、生下了孩子,侯爺和父親、母親會善待她的孩子嗎?
腦子裡雜七雜八想了許多,段玉菱的心情略感沉重。
**
太子如何解決明蘭縣主的事,段玉苒一直持觀望態度,之間又參加了兩家的宴請,均未見盛博侯夫人的身影。
十一月初六,京中又下了一場雪,比上一場雪大了些,也因為天氣冷站住了。
段玉苒一直沒收到顧衡的回信,不禁有些擔心。
顧泰年說過,兵營的將領們偶爾會命士兵鑿開河上的冰面,讓士兵在刺骨的河水的冬泳!很多體質弱計程車兵撐不住病倒或凍傷!
顧衡雖然小時候在宮裡受過一些磨難,但終歸是一直過著富足的錦繡生活,萬一挨不過去……
又打包了一堆厚實的衣服、鞋子和吃食命人送去西大營,段玉苒數著日子盼顧衡回府。
雪後放晴幾日,吳娘子登門求見。
三家被太子妃收到手裡的鋪子中撤下來很多曾經是碩王精挑細選錄用的人。顧衡對他們的安排也十分妥善。
因為這些人不能全部留在京中,所以經過徵詢大家的想法,想自謀出路的、每人發五十兩補償銀子,便可以離開;想繼續追隨顧二爺的,就分到其他地方的鋪子裡做事。
經過這次事件,段玉苒才知道顧衡在京中只有兩份真正屬於他自己的產業:無量酒莊、萬豐米行。不過,顧衡依舊是幕後隱形的大老闆。
吳娘子夫婦是願意繼續追隨碩王的人之一,而且他們也知道顧衡的真正身份。在其他追隨者都被分去外地的鋪子當職後,吳氏夫婦卻奉碩王之命的留在京中待命,這一待命就是小半年!如今他們夫婦和那些被天針樓辭退的針線娘、繡娘們住在一個大宅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