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了下去。

張良趕緊上去抱住他:“先生、先生!你怎麼啦?先生……”

老儒生睜開雙眼,用微弱的聲音吃力地說:“我……心如刀絞……但我死而無憾……只可惜……我這裡……還缺少……兵……書……”

說完老儒生停止了呼吸。

張良悲痛地仰天嘆息:“蒼天,你為何總將我所敬所愛的人一個個奪去?何其不公呵!你是要讓我孤零零地活在人世間,經歷痛苦的煎熬嗎?我的命運為什麼如此多舛?告訴我,蒼天!”

烏雲蔽日,蒼山如墨。

張良大聲吟誦著老先生教授他的莊子的話:“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先生,魂兮歸來!”

熱淚淋溼了他胸前衣襟。

他掩埋了先生遺體之後,又在這間孤獨的木屋裡讀了兩個月的書,下山來到下邳郊外,找了一個僻靜的地方住了下來。

待他把一切安頓好之後,又悄悄上山把那些竹簡背下山來,藏在一個令人難以發現的山洞裡。然後,一卷一卷地取回來,閉門攻讀,打發寂寞的流亡時日。

當他讀到孔子的“逝者如斯乎,不捨晝夜”時,胸中憂憤難平。歲月就像流水一般,日日夜夜在身旁流逝,永不回覆。

我難道就如此這般在蟄伏的流亡生涯中終此一生?

天空,何時響起震天的驚雷?!

第06章 屺上,拂曉奇遇

這是一個難解的千古之謎。蘇武曾專門為此撰寫了一篇《留侯論》,他是如此解讀這個千古之謎的:“夫老人者,以為子房才有餘而憂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剛銳之氣,使之忍小憤而就大謀。”

晚霞如火,金色的霞光染得河水泛著多彩的光斑,在緩緩流動的河面上跳蕩。

張良沿著下邳城郊外的一條小河漫步,他邊走邊饒有趣味地觀看著那淙淙流淌的河水,在一塊塊石頭上激起的浪花。一條河水,從山澗小溪到流入東海的滔滔大江,要遭遇多少撞擊?然而每一次撞擊,又會綻放出一朵決不重複的美麗的花朵。

這時他聽見前邊隱隱傳來一個男人沙啞而蒼涼的歌聲。他尋聲走去,歌聲變得越來越清晰了:

滄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

可以濯吾足。

前面有一座石拱橋,在橋欄上坐著一個蓬髮垢面的老人,滿頭亂蓬蓬的白髮,滿臉亂蓬蓬的鬍鬚。把一張醉得通紅的臉,映襯得格外的醒目。再加上一束金燦燦的夕陽,正投射到他的臉上,顯得特別神奇奪目。

他仰望著一張臉,眯著雙眼忘情地高聲唱著,一條腿架在另一條腿上,懸在河上隨著歌聲的節奏搖晃。唱著唱著,腳上的一隻破鞋,一下子掉入河中。他微微睜開雙眼,瞥見了正走上橋頭的張良。

“喂,年輕人,下去把那隻鞋與我拾起來!”

張良在一瞬間愣住了,心中湧起了極大的反感。這個醉漢,竟然傲慢無禮到要別人下河去給他拾鞋!他感到一種人格的侮辱,本想上前將他揍個半死,讓他從酒醉中清醒過來。但他立刻轉念一想,算了,何必與一個醉漢計較,他不屑一顧地擦身而過,抬頭回望西天的雲彩。

老頭子對他這些舉動,連看也不看一眼,仍然用令人難以容忍的口氣大聲喊道:“喂,年輕人,你沒有聽見嗎?叫你把鞋給我拾起來!”

張良猛地轉過身來,一動不動地站著,臉上青一陣紫一陣。要說他是一個無知的老叟吧,聽他唱的“滄浪之水”,卻又是那般意味深長,令人久久難忘。可為什麼又如此愚頑顢頇,使人憎惡?看在他吟唱出了那麼一首美好動人的歌,再加上他又是那麼一把年紀了,幫他一回也無妨,何必生這種人的氣?平時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