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一片片士兵被砸中射中,慘叫著跌下城去,城牆下方的死屍迅速堆積,血流成河,從屍堆中滲出,染紅了關牆外的土地。
關牆只有一丈高,即使攻城梯被掀翻也無法對隋軍造成實質性傷害,只片刻,十幾架攻城梯上的隋軍已衝上牆頭,和守關牆的唐軍進行殊死決戰。
很快,越來越多的隋軍士兵殺上牆頭,近萬人在一里長的關牆上鏖戰,不斷有人滾摔下去,在這個時候,屈突通高明的戰略戰術指揮已經失去了作用,他在這場貼身肉搏戰中表現出的作用已遠遠低於羅士信。
羅士信將霸王槍發揮得淋漓盡致,他的大槍翻飛,如飛龍騰空,槍影點點,又彷彿梨花繽紛,殺得城牆上唐軍士兵血肉橫飛,屍橫遍地,他所過之處殺得唐軍節節敗退,哭喊連天。
雖然屈突通武藝原不如羅士信高強,也無法像士兵一樣投入戰鬥,但他審時度勢的能力和決斷力還是一般人無法相比,他已看出唐軍處於下風,儘管他的軍隊也同樣訓練有素,但實戰經驗卻不如羅士信的軍隊,羅士信的勇猛無敵激勵著他手下的每一個士兵。
屈突通知道自己沒有援軍,一旦處於劣勢就很難再翻身,他們計程車氣將一點點被磨掉,士兵將被一點點消滅,最終只有全軍覆沒一個結局。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及時撤退才是唯一的自保之道,屈突通毫不猶豫下令:“全軍撤退!”
撤退的鐘聲敲響了,唐軍士兵紛紛撤離關牆,迅速向井陘內奔去,這就意味著他們放棄了土門關,羅士信長槍一揮,喝令道:“不準追擊,讓他們離去!”
羅士信知道在井陘內追擊敵軍不會有什麼殺敵效果,最終只會讓自己糧斷而潰退。
更重要是,主帥給他的軍令很明確,‘奪回土門,不得妄入井陘。’
就算羅士信再不服氣,但張鉉軍令他不敢不從。
不過羅士信知道,他們很快就會殺入幷州,絕不會坐失良機。
.........
此時張鉉並不在土門關,隋軍除了一萬騎兵趕去支援羅士信外,其他五萬大軍將真定縣包圍得水洩不通,桑顯和的軍隊剛準備退回土門關便遭到了兩萬騎兵攔截,只是他應對快速,在騎兵還沒有對自己實施包圍全殲之前便退回了真定縣。
桑顯和原本是隋朝的虎牙郎將,一直是屈突通的副將,也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在投降李淵後被封為左衛將軍、昌寧縣公。
就在昨天晚上,他收攏數百名李叔良軍隊的敗兵,這才知道李叔良的三萬軍已全軍覆滅,而他們一心指望前來接應的幽州軍早已煙消雲散。
真定縣也就是後來的河北正定縣,也是恆山郡的郡治,縣城周長約三十里,城池高大堅固,縣城內生活著十萬餘人。
雖然人口不少,但人心思定,無論官民都不願幫助這支外來的軍隊,使得桑顯和沒有民夫協助守城,也沒有足夠的糧食堅守城池,而在出兵之前李建成就下了嚴令,軍隊絕不準騷擾河北之民,殺人及奸盜者斬。
內外交困使得桑顯和一籌莫展,這時,一名騎兵從遠處疾奔而至,在城下大喊道:“我家大帥給桑將軍的信!”
他一箭將信射上了城頭,有士兵拾到,飛奔去稟報主將,桑縣聽說是張鉉給自己的信,他暗暗心驚,原來是張鉉本人親自率軍殲滅了李叔良軍。
他開啟信看了一遍,張鉉在信中說得很坦率,李叔良已陣亡,屈突通也兵敗回幷州,真定已成孤城。
如果他願意投降新隋,他在唐朝的官爵可以保持,從前之事既往不咎,如果不願意歸降,也可以放他離去,但軍隊必須留下,可如果負隅頑抗,傷及河北之民,一旦城破,全軍盡屠,限他天黑之前作出決定。
桑顯和看了看天色,已經快要黃昏了,也就是說,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