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義臣的臉色一變,厲聲道:“什麼人在亂放屁,楊某一腔忠義,可昭日月,不容小人玷汙,有膽站出來啊!”

一個清瘦的身影從薛氏四虎的身後站出,與頂盔貫家,全身披掛的眾位大將不同,他卻是一身紫袍,雖然穿了一身皮甲,但外罩的卻是御史的服裝,楊義臣一看到此人,頭皮就開始發麻,不僅是因為他那張刻板地幾乎如石雕般的臉,筆直的腰板,更是因為這個人的身份…皇后的親弟弟,楊廣的小舅子,以強項直諫,六親不認而聞名的古板小老頭,御史大夫蕭禹蕭懷靜(懷靜是字)!

楊義臣就算有沖天的怒火,看到蕭禹在時,也是心猛地一沉,他嚥了泡口水,聲調低了許多,說道:“蕭御史,怎麼你要站在人後呢,本將可沒看到你啊。”

蕭禹冷冷地說道:“楊將軍,若不是蕭某有意隱身觀察,又怎麼能聽到將軍的豪言壯語,以上報至尊呢?”(未完待續。)

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監察御史(十三更)

楊義臣的臉色一變,沉聲道:“蕭御史,你這是什麼意思?楊某所言,有何悖逆不當之處,你可以直接說出來!搞這種暗地裡打小報告的行為,只會讓人不齒!在場的都是血性男兒,自有公論!”

楊義臣一言出口,下面的眾將都紛紛起聲附和:“就是,這裡是軍議,沒什麼不可以說的,蕭御史,你在一邊偷聽,現在拿人話柄,不太好吧。”

“我看楊將軍沒什麼出格言論,也沒有對聖上有半點不敬,憑什麼說他要謀反?”

“姓蕭的,你家蕭蕭復又起的事情還沒完,就想害我們關隴大將?老子第一個不服氣!”

“就是,你有本事就向聖上報告,就說我們眾將都站在楊將軍一邊!”

蕭禹的面沉如水,一雙眼睛,犀利如電,從破口大破的眾將臉上一個個掃過,如同有神奇的效應一樣,他看上哪個人,那個人剛才還是豪氣干雲地破口大罵,轉瞬就閉上了嘴巴,不敢再開口,給他眼睛這麼一掃,剛才還氣勢洶洶的整個大帳,很快就變得安靜了下來。

蕭禹的目光,最後落到了楊義臣的身上,冷冷地說道:“楊將軍,你說你的言行,沒有悖逆不當之處,那麼,請問你在這裡煽動眾將的情緒,領他們一起違抗聖上的旨意,這又算是什麼?”

楊義臣厲聲道:“蕭御史,本將可沒有違抗聖上的旨意,聖上讓我等來遼東,就是為了消滅高句麗。至少是要攻下遼東城的。現在陛下回去平叛。本將率自己的本部人馬留下,繼續攻城,這怎麼能叫抗旨呢?”

蕭禹也跟著抬高了嗓門:“陛下要的是全軍迴歸,全軍!明白嗎?楊義臣,你以為你的這點心思,我蕭禹不知道嗎?哼,打下遼東城,你就可以在這裡鎮守。就象原來的幽州總管燕榮一樣,把這偏遠之地,弄成你的獨立王國,最後就和高句麗那樣,上表稱臣請藩,而實際自立!”

楊義臣氣得把頭盔重重地往地下一砸,這頂銀盔跳了兩跳,幾乎彈到了蕭禹的腿上,蕭禹卻是如沒事人一樣,看都不看一眼。直視著楊義臣,寸步不退。

楊義臣指著自己額角之上。一道長達五寸的箭痕,咬牙切齒地說道:“蕭禹,你看看我頭上的這道箭痕,這就是當年我當年鎮守朔州,漢王楊諒起兵造反,他是我的上司,也拿出了先皇的偽詔,要我起兵附逆,結果我堅決不從,站在了朝廷的一方,我的堂弟楊思恩戰死沙場,而我楊義臣也是額頭中箭,幾乎性命不保。蕭禹,我楊義臣在為國拼死拼活,盡忠報君恩的時候,你在哪裡?”

蕭禹冷笑道:“養兵千日,本就是用在一時,這征戰沙場,本就是你們軍人的本份,朝廷也會根據你們的戰功,加以撫卹,怎麼到你這裡,反倒成了你可以居功自傲的資本了?”

楊義臣的臉漲得通紅,厲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