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原因,但不會是主要原因,以在下愚見,先皇之所以不離開大興,而楊廣迫不及待地要離開,根本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關隴軍功世家!”

楊玄感猛地一拍手:“不錯,我也認同先生的判斷,只是因為關隴世家的原因,先皇在時,政策上極力籠絡這些世代為將的軍功家族,對外不斷髮動戰爭,給這些人建功立業的機會,還能讓他們以功蔭子,保持子孫後代繼續可以有爵位,可以當官,我家就是如此,所以先父對先皇是忠心耿耿,死而後已。”

王世充笑道:“可是你們越是忠於先皇,就越是讓楊廣心裡發毛,先皇是給他害死的,沒準哪天這訊息走露了,關隴忠臣們也許會起兵另立新君,所以上次我帶人圍攻大興的時候,他還以為是關隴世家的人做的,事後也不敢大張旗鼓地調查,聽說後來蕭皇后透過手下把這事扯到陳叔寶身上,楊廣就馬上派人暗中毒死了陳叔寶,然後不再追究,其實他心裡還是認定是關隴世家們做的。這從他第一時間就要殺了楊勇,就可以得到證實。”

魏徵點了點頭:“正是如此,楊廣骨子裡愛好詩詞歌賦,嚮往江南的繁華生活,自命風雅之士,是看不上這些質樸剛毅的將軍世家子弟的,所以即位之後,馬上就要以逃命的速度來到洛陽,就是要遠離那些關隴軍功貴族,這樣他才會覺得安全。”

李密的眉頭微微一皺:“可如果是這樣的話,他仍然要帶著這些關隴世家們一起遷到洛陽,這些威脅不照樣存在嗎?”

王世充搖了搖頭:“現在有一大半的關隴世族沒有遷過來,這些人有許多是勳官,只有爵位和虛職而已。現在並無實際官職。就算遷過來的那些人。也只是自己本家過來幾十個人,撐死了帶上幾十上百個奴僕,而他們的田產土地都在關中,那幾百上千的同族和部曲親兵,也得留在關中經營,沒了這些人,他們不過是些光桿司令,空頭將軍。就是想造反,也是什麼也做不到的。”

李密長舒一口氣:“原來如此,是我疏忽了,我家一向人丁不旺,產業在關中的也不多,而大哥家在全國各地都有許多產業,加上這一年多我們二人外任刺史,不在關中,所以對這一點印象不深。”

魏徵微微一笑:“所以關隴軍事貴族們對於楊廣,其實已經離心離德了。這是楊廣走出的第一步昏招。他自以為得到了安全。但卻失掉了武將們的真心,除了宇文述。於仲文這少數幾個死黨外,大部分的將領和軍功家族,已經不可能象對先皇那樣真心擁戴,誓死追隨了。”

楊玄感點了點頭:“可即使如此,衝著大隋的制度,只要有戰功就可得爵,就算是公事公辦,他們也不至於倒向反賊,無論是外戰還是平叛,這些人還是會為了國家效力的。”

魏徵正色道:“楊世子所言極是,但這就牽涉到另一個問題,這些關隴軍事貴族的軍功從何而來?這一點,楊世子想過嗎?”

楊玄感先是微微一愣,轉而想到自己以前跟楊素討論過的這個問題,馬上反應了過來:“現在四夷賓服,尤其是突厥也消停了,稱臣了,國內沒有大規模的盜匪和叛亂,南方剛剛用過兵,劉方率軍攻破了林邑國,暫時不太可能再次出征,那能打的也無非就是西邊的吐谷渾,還有東北的高句麗這兩國了。”

魏徵哈哈一笑:“正是如此!關隴軍功貴族,人數眾多,至少有數百家之多,這些人從北魏入關,六鎮起義,宇文泰進關中時就已經是世代為將了,一代一代都靠著不斷的戰爭來封妻廕子,他們不太可能是實權官職,但追求的是要建功傳子,不至於讓兒孫捱餓。”

“先皇在位時,戰爭從來就沒停過,開皇初年對突厥的戰爭,開皇九年滅陳之戰,開皇末年兩次反擊突厥,還征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