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反倒是我軍被乙支文德那老賊所引誘,這才有薩水之敗,王愛卿,雖然你足智多謀,但要想做到這一點,也並非易事吧。”

王世充的臉上閃過一絲謙恭的神色,低頭道:“這只是微臣的紙上談兵,具體到戰場上,還得靠臨機應變才是。此事惟願陛下聖裁。”

楊廣點了點頭:“除此之外,還有別的良策嗎?”

王世充眨了眨眼睛,說道:“這中策嘛,就還是這次的戰法,水陸並進,但是對於前線兵力的使用,則要加以改變,諸將需要形成合力,會攻一城,而且前線需要一個統一的總指揮,不可令出多頭,更不能無人拍板,互不服氣,象遼東城,平壤城這樣的堅城,宜以攻取為上,若是敵軍在攻城時請降,多半是詐降,不需要退兵接受。”

楊廣的眉頭一皺:“話雖如此,可是現在宇文述和於仲文都因為戰敗而免官,誰可領兵出戰呢?”

這回楊廣在宇文述等人逃歸之後,龍顏大怒,直接把所有的將官全部捉拿下獄,正好整套大理寺到刑部的班子都在,就在路上審問眾將,以明薩水之戰的原因,結果本來人緣極差的宇文述,這回幸運地有了於仲文頂缸,眾將幾乎眾口一詞地把失敗的原因推到了於仲文的瞎指揮上,所以楊廣最後把眾將全部釋放,只關了於仲文,而那個老古板劉士龍,則成了這次戰敗的唯一責任人,被斬殺以謝天下。

如此一來,楊廣當年從晉王到太子時期的兩大老牌將軍都失去了繼續當元帥的資格,其他眾將,資歷能力都相差不大,就算楊廣有意提拔新人為帥,誰來坐這個位置,也成了難題。

王世充的嘴角勾了勾,說道:“這次的戰事中,薛世雄將軍的表現堪稱唯一的亮點,他率軍斷後,雖敗而不亂,擋住了敵軍大軍的進攻,若非他的力戰,只怕最後眾將都無法回到遼東,加上他是除了宇文將軍和於將軍以外,在軍中資歷最老的宿將了,又長年鎮守幽州,熟悉高句麗的情況,所以若是選擇新帥,非他不可!”

楊廣哈哈一笑,滿意地點了點頭:“王愛卿,你的想法和朕完全一樣!”(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楊廣問計

王世充也陪著楊廣笑了起來,笑完之後,楊廣似乎想到了些什麼,開口道:“對了,王愛卿,只需要換將就夠了嗎?朕還需要做些什麼?”

王世充點了點頭,說道:“以臣的愚見,這第一嘛,陛下還是應該御駕親征,儘管微臣上次對陛下的御駕親征有些意見不敢出口,但這一次,擊滅高句麗,非陛下不可!”

楊廣輕輕地“哦”了一聲:“這又是何原因?”

王世充正色道:“我軍新遭遇瞭如此慘敗,全軍計程車氣已經不如上次的高漲,可以預見的是,如果在一兩年內再度征伐,那麼無論是兵力,還是士氣,都和上次要相差不少,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陛下身先士卒,親自掛帥遠征,非如此,不足以激勵士氣,非如此,不足以平滅高句麗。”

楊廣點了點頭:“王愛卿說得很有道理,與朕的想法完全一樣,而且這一回,朕要帶著御營,行進在前軍佇列裡,帶著大家一起前進,而不是象上次那樣,遠離前線。”

王世充心中冷笑,以楊廣的德性,能離開前線戰場三天以內的距離,就算好的了,但他臉上仍然擺出一副恭順的表情:“陛下激勵全軍將士的鬥志,乃我大隋之福也,臣代全軍將士謝陛下聖恩。”

楊廣笑著擺了擺手:“不過朕也不會干涉前線大將的決斷,這個軍事上的事情嘛,還是交給薛世雄來負責好了。王愛卿,你看這樣如何?”

王世充笑道:“陛下深明軍法。乃大軍之福也。剛才這是微臣要說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