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薅老美羊毛(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老闆,李經理來電話,說是勘探人員那邊想要加薪,否則他們不願意繼續在這麼冷的天勘探石油。” 就在李航和陳露在洛杉磯遊玩的時候,一個白人來到李航身邊恭敬說道。 這個白人英文名字叫作馬丁。 並不是昂撒白人,也不是歐洲白人,而是混血白人。 其父是德裔,其母是墨西哥裔,畢業於加州大學,雖然不是什麼頂級大學畢業,但還是有些本事,關鍵他會中文。 雖然說的不標準,但的確會說。 “馬丁,到底是工人不願意幹活,還是其它原因?”李航問道。 “老闆,李經理說的是工人原因。” “或許我們應該去聖安德烈斯看看了。” 李航來美國有三週了,第一週參加了大使館舉辦的一些活動,然後第二週他就單飛了。 跟陳露過了聖誕就啟程來了加州。 如今有了錢,李航自然也打算在加州置辦一些產業,尤其是地產這些。 也瞄準了比弗利山莊,在這裡圈地無疑很划算。 至於國內王竹等人要的那些機器裝置,李航已經讓SD公司去採購了。 。。。。。。 李志陽和約翰來到聖阿多已經快兩週了,在機器還是隆隆地響個不停。 相比於紐約,加州這邊的天氣稍微暖和一些,但平均氣溫也就十度左右,還是有些冷。 即便是信心十足的李志陽,在多天鑽探無果的情況下,也有些沒了信心。 他們找油的辦法是物探找油法。 這種辦法是指根據地下岩層物理性質的差異﹐透過物理量測量,對地質構造或岩層性質進行研究﹐以尋找石油和天然氣的地球物理勘探。 這種辦法源於20年代,但真正取得重大突破,還是1934年找到的喬齊拉小油田。 然後又根據這個辦法找到了威爾明頓大油田,儲量多達3.2億噸。 沒錯,就是3.2億噸。 要是這個油田的石油全部開採出來,那也是價值20來億美元。 這無疑引起了轟動,這個辦法也就開始流行起來,不過接下來在加州透過這個辦法找到的油田也不是很多。 主要還是很多易發現的油田都被找到了,雖然大家都在猜測加州肯定還有大量的油氣資源,但勘探不易。 就像環球石油公司目前買下的這塊地。 對於此次勘探石油,李航讓程露成立了一個公司,就叫做環球石油公司。 註冊資本100萬美元。 SD公司佔據80%的股份,李志陽和約翰各佔10%,後者需要實繳10萬美元。 約翰現在已經被綁在了SD公司的戰車上,除非他願意放棄佐羅打火機帶來的利益。 所以咬牙拿出了10萬美元投入這個石油公司。 在美國,因為洛克菲勒和保羅蓋蒂等人的成功,所以石油熱一直存在,尤其是在一二十年代。 不過到了最近幾年,石油勘探的難度越來越大,在美國本土發現大油田的機率也小了很多。 但還是有人做著一夜暴富的夢想。 只是隨著石油開採難度增大,勘探成本增加,不像以前拿個鑽井裝置就可以到處鑽。 這兩週,環球石油公司在這個薩利納斯-庫亞馬盆地一個聖阿多的地方鑽了五十多口鑽井,但無一例外都是乾井。 “喬治,我們不能在這裡繼續耗下去了,我們鑽了57口井,都是乾井,這裡不可能有油田的。”早已被連續失敗而折騰得夠嗆的約翰此時有些不耐煩了。 “約翰,這裡原本就有油苗,說明有石油的,我們多打幾口井試試。”有些狼狽的李志陽堅持說道。 其實他心裡也有些拿不準了,但不多試試,他也不心甘。 “喬治、約翰,有油苗不代表下面就有大油田。這個地方要真的有油田,早就被人開採出來了,不然也不會那麼便宜把地賣給我們。”一個三十多歲的邋遢白人聳了聳肩,對於這想要一夜暴富的白人和華人組合,他也覺得好笑。 他本來就是這個勘探公司的技術人員,公司賣了後,他也留下來了。 “也不是沒有大油田在被勘探過的地方發現的,幾年前的威爾明頓大油田不就是在一個小油田的延伸帶上被找到的嗎?”李志陽這功課顯然做的很好。 “那只是意外。還有兩位老闆,要是繼續下去,下面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