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有所建樹,對於論文的內容是否符合期刊的要求,是否有價值,期刊編輯完全有賴於審稿人的判斷。

作為媒體的一種,期刊社頂多邀請一兩名厲害的教授撐門面,但他們不可能讓每名期刊編輯都變成達芬奇。

可以說,選擇正確的審稿人,是期刊編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出於謹慎,越是知名院校或研究機構,越是發達國家的院校和研究機構,就越容易受到編輯的青睞。

84年的北大,還遠遠夠不上世界名校的標準,來自外國期刊的審稿人邀約自然不多。

譚助教眼饞的走過來,乾脆站在楊銳身後,問:“誰寫的論文,能看到嗎?”

“應該能看到吧,同行評審是單盲吧。”範講師與譚助教並排而站,他也就畢業3年,還沒有做過一次審稿人呢。

楊銳笑著點點頭,道:“應該是單盲。”

單盲就是審稿人知道論文作者的個人資訊,而論文作者不知道誰在審稿。

楊銳沒有遮掩的展開了信件。

許多教授忙碌起來,都顧不得審稿,往往就會交給手底下的學生做練習,之後自己再檢查,期刊社也知道這種情況,一般都會避免利益相關的人士相互審稿。

範講師好奇的讀著抬頭的名字,道:the…university…of–tokyo……東京大學?還是教授的論文!”

“東京大學有教授投稿到jmc,也很正常吧。”

“東京大學……東京大學的教授投稿jmc當然正常,但是,但是……”範講師有點想要叫出來,卻被楊銳平靜的態度給壓住了,這讓他更有想喊叫的衝動。

儘管有著太多太多的衝突,但在80年代的亞洲,東京大學是當之無愧的亞洲第一,北大清華甚至難以擠入新加坡國立大學、韓國漢城大學、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等組成的第二梯隊。

雖然一篇東京大學的教授,寫一篇普通的論文,並送到了楊銳的手裡並不算什麼。

然而,當這種理論上可能發生的事情發生的時候,現實中的人們,感官上還是受到了衝擊。

“楊銳竟然可以給東京大學的教授審稿了?”這個念頭環繞著範講師和譚助教,令兩個人喘不過氣來。

……

第489章 不予發表

“楊銳,你在審稿啊,東京大學的教授的論文?”隔壁實驗室的老王遊蕩到了實驗室裡來。

大學實驗室都喜歡集中到一起,因為能共用資源,比如養小白鼠的房間,公用的大型顯微鏡等等,距離太遠就太麻煩了。

老王是做生化的,距離凝膠實驗室不遠,沒多長時間,就從同事那裡聽說了楊銳做審稿人的事。

不過,傳言總是容易誇大其詞,老王趁著實驗空閒,就過來當面詢問。

楊銳正在看稿子,就被點了名,勉強記得老王的臉,只好笑著回了一句:“是。在審稿呢。”

老王點點頭,自己搬了個椅子坐楊銳對面,問:“東京大學的教授寫的論文,寫的啥?”

“東京大學的教授又不是外星來的,該寫啥就寫唄。”楊銳無奈道:“往期刊物上,東京大學的論文不少吧。”

“平時看論文的時候,也沒特別注意啊,現在回想一下,也不知道哪篇論文是東京大學的教授寫的了。”

楊銳心想:這說明你是弱雞啊,掃論文不掃作者能理解,看了多年論文至少知道自己領域內的知名學者是哪裡出身的吧,又或者,你純粹就沒有聯絡過其他學者?

可惜老王是學校的老師,讓楊銳不能盡情的嘲諷,事實上,是一點嘲諷都不能。

於是,楊銳只好進入無聊對話狀態:“論文寫的是離子膜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