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不得而知,不過大營儘量的要大,但是還不能過分接近周圍的山嶺邊緣,那樣十分的危險,容易被人偷襲,只能儘量而已。大軍分成幾波,有休息的、有巡邏的,而剩下的全部散出去,沿著周圍的山邊兒開始砍伐樹木。
樹木被送到營中,由民夫使用工具開始加工,隨後建立營地的圍牆、拒馬、箭樓之類的,同時還能開闊營地中瞭望哨的視野。大營防禦做的面面俱到,可見孔宣現在也是真正的將軍,而不是一位準聖之尊的修道者。
西岐大營之中也是一片的安靜,不過其中的波瀾卻是不小,姜子牙兵敗的訊息傳開,隨後越傳越廣、越傳越是離譜,到最後已經出現大軍全軍覆沒,姜子牙重傷瀕死了。
其中有人推波助瀾是肯定的,對此,伯邑考下定了決心,直接找到姜子牙,將自己的想法告之。
“唉,都怪老夫無能,本來我是想借著此次埋伏大商前軍的機會,攜大勝之勢回來再讓主公登位的。”姜子牙一臉的懊惱,出師不利這是兵家大忌了。
“丞相原來早有這樣的想法,如此甚好,而且此次失敗也並不是收穫的。”姬發在一旁說道:“這樣可以讓我們更加看清各路諸侯的動靜,其心有異者直接除掉,現在兵權可是在我們的手中。除掉他們,剩下的自然會同意父親為王之事,正好一舉兩得之便,比戰勝不是更好嗎?”
“二公子機智過人,老夫懂了,這就上書請主公立國。”姜子牙一聽頗有道理,無毒不丈夫,伯邑考到是有些不忍,不過最後還是同意了,畢竟丞相和二弟都這麼主張,他也沒有堅持自己的意見,他和姬發兩人之間的差距就在這裡了。
隨後一封姜子牙的勸進奏表被送去了西岐城,而首陽山大營之中卻是一片的腥風血雨,三十幾個諸侯被殺,震懾的力度可想而知了,而隨後姬發出面講述了立國的好處,隨後等待其他諸侯的態度。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如此情況之下,即使不同意又能如何?當初為了對抗朝歌,保住自己的封地,他們這才交出兵權給西伯侯姬昌,沒有想到今日竟然是這般的結果,不過伯邑考到是替父親姬昌許下承諾了,各自的封地不動,絕對不會剝奪的,如此也算是達成了一致。
西岐城中的氣氛到是比較輕鬆的,百姓們對於朝歌大軍到來的事情還並不知道,他們依然過著自己的生活,而姬昌則是在議政廳中看著姜子牙的奏表。
“各位有什麼看法?都說說吧!”姬昌將奏表傳了下去。
散宜生看過之後說道:“主公,此事確實勢在必行,不然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是不成,反賊的名頭實在是太過難聽了。”下面的大臣們紛紛附和。
“好吧,就依丞相的意思,在前敵軍營之中立國,國號為周,我大周要會會他大商。”姬昌直接同意了,到了這個時候也沒有什麼三推四請,時間緊迫,在大商主力到來之前,必然要完成立國之事,如此雙方直接偃旗息鼓。一邊兒是不想打,一邊兒是沒有命令,於是這裡又恢復了安靜。
五日之後,武成王黃飛虎的第二路大軍抵達,孔宣前往迎接,“末將參見副帥。”
“大將軍免禮,大將軍立下首功,可喜可賀。”武成王黃飛虎知道孔宣的本事,不敢託大,急忙下馬相扶。
“不敢居功,此處本就是我過去鎮守之地,自然一切瞭然於心,換個地方未必可以識破對方的計謀。”孔宣謙虛了一下。
“大將軍何必謙虛,不過大王安排你為先鋒官,想來也是看中了這一點。”
“大王確實英明,不過這次沒有帶著騎兵而來,不然他姜子牙未必回的去。”孔宣試探了一下,武成王黃飛虎這路大軍帶了騎兵,雖然不多,但是如果他當時有這支騎兵在手,那麼戰果必然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