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葡萄的本事。這是種平民的無奈。
幾年前我在報上看到這樣一個順口溜“國有駿馬要人騎,騎來騎去變成驢,吃肉喝血肯骨頭,啃來啃去剩張皮。”如今僅剩一張皮的空巢國企則不多見了。隨著改革不斷深入,國有資產整合、出讓和其他形式的流失。今天能夠生存下來的都是風光無限的國企精品了。它們在這場巨大的社會變革中依託國家宏觀調控,按照市場機制運作,在社會經濟發展大潮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作用,雄風勝過當年,依然是國民經濟的中流砥柱。
曾記否?那個並不遙遠的時代,國有企業是遍地開花。且不說散落在城鄉之間,那些大大小小、林林總總、門類齊全的生產企業了,就是存在於城市大街小巷,數以千計的國營商店、菜場、糧站、賓館、旅社等等,似乎在一夜之間灰飛煙滅,消失地乾乾淨淨。各位不禁要問,那些資產呢?恕我孤陋寡聞,當時政策對於國有企業是“抓大放小”,自然是全部放掉了。在這“放小”的過程中,賣的賣,分得分;或其名曰“轉制民營”,或其名曰“資產帶人”;大概誰也統計不清楚,究竟有多少國有資產被瓜分蠶食殆盡,付之東流。
君不見?過去那些企業大大小小的“廠長”、“經理”們,在這場資產處置過程中,享用了“最後晚餐”的美味佳餚。至今仍然在喜滋滋地咀嚼品味著這頓盛宴的價值。隨著城市開發推進,日新月異。房產升值,地產升值的前景一片光明,他們高枕無憂,盡興品嚐“國有資產流失”給自己帶來的“果實”,享用著那一串串甜美的葡萄。說到這裡,筆者絕非有半點怨憤和心理不平衡,亦無“位卑未敢忘憂國”之感慨!只是隨便想想,隨便寫寫,僅此而已。當然,目前國有資產流失現象已被遏制住了。相信國有資產被為官、權勢者分食現象不會再有,平民流露出來的無奈也不會再來。
作者題外話:寫於2007年10月
渴望齡老”
昨晚,臨睡前接到過去單位老同事L打來的電話,他諮詢我有關更正年齡的問題。過去自己曾在單位做過人事工勞工作,也為別人辦理過更正年齡的事情。記得那是1998年,在整理員工名冊時發現單位領導快到退休年齡了,他檔案裡所有表格登記中的出生日期都是1938年12月。我提前通知他,誰知道他告訴我說那些資料都是錯的,因為年輕時當兵年齡不夠才多報了三歲,自己真正出生日期應該是1941年。要我給他更正過來。後來我為此特跑到他的老家,在鄉里開了證明他是1941年出生的證明,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將領導的年齡更正過來。使得他在60歲的門檻內多待了三年。
L在電話跟我講得,想要更正內容和我過去為領導辦理的正好相反。他說自己是1948年出生的,現在自己的身份證上顯示的則是1951年,這樣的話自己還得多等三年才能辦理退休。拿不到退休金不說,還得多交三年的“社保”、“醫保”。他問我該怎麼辦,我又能說什麼呢,反正這是挺麻煩的。自己豁然想起另一件事來,於是我對他說起。也是原單位的一個同事Z,年齡更大一些,Z的情況和L的差不多。Z於1964年高中畢業後,下放到安徽“十八崗”農場。*時短暫回城,1968年再度下放農村。1978年再度回城時,大概他的年齡受到了限制,他不得不在公社找關係將自己1941年的出生日期改為1949年。一下子又回到三十歲以內,得以順利回城,後來我們成為同事。〇二年企業改制,Z和所有員工一樣“買斷”工齡回家了。實際上,當時他已經六十有二,己過了退休年齡的60歲門檻了。但他檔案資料上所反映出,距離這個門檻還有六、七年時間。後來聽說,他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終於在〇四年退休了。我將這事告訴了L,要他自己諮詢一下Z。
這件事總算打發了老同事,告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