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同時這樣的一個模式也會在某些方面更刺激所謂的多元化熱潮!恰巧在這個年代,中國的市場裡充滿著無數的商機,好像隨隨便便投資一個專案就能賺錢。就像是王世曾經做過的那樣,好像只要不犯法,什麼來錢就可以做什麼,好像所有人都變得迫不及待,好像所有人都急著擴張擴張在擴張,此時的很多企業家和官員學者們,還沒有學會控制自己,或者說離能控制自己跨越式發展的**還有很遠的距離。
賈鴻漸的記憶以及日後的歷史都將會證明,在這場席捲東亞的多元化浪潮中,盲目擴張的市區理智和控制力的企業,肯定都會自食其果……(未完待續)
第三四七章 跑馬圈地
實際上,在這個年代裡面,的確是有人開始學習大宇集團的發家模式,一個叫趙鑫先的三九醫藥公司的老總就開始了學習“大宇”,書迷們還喜歡看:!雖然趙鑫先的背後並沒有一個當共和國主席的師兄撐腰,但是趙鑫先卻嗅出了大宇集團發家史裡最重要的技巧——不斷的併購!
85年,養成第一軍醫大學下屬的南方醫院的藥局主人趙鑫先受命到了深港近郊的筆架山上創辦了這家企業,他建成了中國第一條重要自動化生產線,同時還研發出來了慢性胃炎治療效果頗好的“三九胃泰”,企業的效益連年翻番,到了88年底這個白手起家的公司就實現了產值18億元,上繳利稅4億元,位於全國500家最大的工業企業第82位!甚至解放軍總後勤部還授予了趙鑫先“優秀軍隊企業家”的稱號,辦法了二級英雄模範獎章一枚,還向全軍做出了《關於向趙鑫先通知學習的決定》。
到了這94年,趙鑫先透過軍隊以及各種人脈得到的訊息,漸漸的判斷推理出了國家以後可能要進行學習大宇集團的抓大放小,對於他來說這就意味著國家可以放開大企業對小企業的併購!嗅覺十分敏銳的他立刻就感覺到了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遇!
在賈鴻漸的小弟倪潤豐頭疼是不是要併購混的不怎麼樣的中小企業的時候,這趙鑫先卻是帶著三九第一次下山摘桃子了,書迷們還喜歡看:。他們先下山摘桃子的地方說起來也巧,還正式長宏所在的蜀川省!他們首先看重的是一個叫做蜀川亞安只要常的廠子,這廠子是國內研發生產出來中成藥真機最早的廠家之一,到了這94年的年中,亞安卻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全年的產值僅僅1000萬元,而純利更是隻有可笑的2萬元!趙鑫先在一次出差過程中偶爾知道了這個情況。於是現在回到了自己的三九藥業之後,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拍板投資1700萬元予以收購這亞安!
在拍板了要收購亞安之後,他還拍了自己最得力的干將入川經營,三九人入主了亞安之後最先做的事情就是給了每個職工一本趙鑫先主編的《論三九機制》,並且組織職工以班組為單位集中學習討論了兩個星系,然後還在企業內腿型了“幹部能上能下,職工能進能出,工資能高能低”的市場化管理。之後他們還特許了這亞安廠的針劑可以貼三九的牌子,透過三九的營銷渠道走向全國市場。結果到現在第一個月的產值就到了1000萬元!直接就有了去年全年的產值,而且這個月單月利稅就高達100萬元!這就意味著他們亞安的利潤率被大大的提升,一下子就逃出生天了!
這樣併購效應直達顯然讓所有人都驚訝,甚至讓趙鑫先自己都驚訝。不過在這之後。他頓時雄心萬丈。他開始認為所有國營老場子的問題都是由於體制的問題,只要把三九現在的新運營體制和品牌注入,加上三九給予的適當的啟動資金。完全可以讓這些以前瀕臨倒閉的國有廠子鐵樹開花!在這之後,趙鑫先直接派了公司裡面的60多名骨幹幹部前往蜀川亞安學習經驗,然後宣佈成立了三九投資管理公司,然後就把這六十多人的幹部派往全國各地,為的就是專門從事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