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漸帶著團隊跑到奉天去遷就她,她那也要開演唱會,每天忙著排練哪兒有空錄製啊?可是沒辦法,所有的事情只能等到見面之後再說。

想起了艾靜,想起了她的《我的1997》這首歌,賈鴻漸想起來,這個年代大陸因為流行音樂工業剛剛起步,很多地方都不完善——很多音樂人自己覺得好聽弄出來的歌曲,其實不太符合流行歌曲的規範——傳唱度不夠!也就是說只能讓人聽,不能讓人朗朗上口的跟著唱,這就會影響銷量了!比如說李chūn波,他在這個年代算是紅的,他唱的《小芳》街頭巷尾幾乎人人都會唱,大家是人就能哼幾句,但是《一封家書》呢?這首歌可是也是他唱的,很多人也聽過,但是就是沒有《小芳》紅,為啥?不就是因為不適合任何時候都唱麼?

“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好嗎?現在工作很忙吧?身體好嗎?我現在羊城挺好的,爸爸媽媽不要太牽掛,雖然我很少寫信,其實我很想家……”這就是《一封家書》的歌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完全就是歌手自己感情投入的歌詞,但是這樣的歌詞難道就適合每個人麼?要是說父愛母愛,或者說對父母的懷念,這樣是每個人都有的,但是具體到了每家每戶的情況都不一樣,所以有時候創作的太詳細太仔細了,反而讓聽眾沒太多辦法直接就愛上——畢竟歌曲不是小說,小說可以幾萬字鋪墊讓讀者熟悉環境,愛上NPC,但是歌曲就這麼幾分鐘長度,它不行啊!

現在的艾靜也有點這種傾向,或者說著是她男朋友挖掘出來的傾向。她的男朋友叫做劉卓暉。這個劉卓暉當年在港港也是才子,跟BEYOND合作了《大地》等等歌曲的填詞。可以說能給別安樂隊的歌填詞,就證明了這劉卓暉本來就是比較文青的人——只有文青的人才能玩兒搖滾,才能用心底的那種最**裸的真誠來表達對社會上面很多事情的不理解和憤怒!

所以當男朋友比較文青,那麼跟艾靜幾乎一起被挖掘出來的老狼等人,創造了《同桌的你》之類的民謠那也就不奇怪了。但是《同桌的你》裡面沒有太具體的描述同桌到底是胖是瘦,叫什麼名字個子多高,只是單純的回憶了一下當年曖昧的同桌,但是艾靜就不同了,她的《我的1997》,那就是一個介紹自己的歌——說她的音樂被爸爸啟蒙,說媽媽是評劇演員,說媽媽總是說沒趕上好年代,說她離開了老家奉天來到了羊城,來羊城是因為她的他在港港。而要唱1997就是因為現在港港還是英國的,不能隨便去,還要英國大使館給簽證才行,所以她不能隨便去港港,她男友不能隨便來大陸,所以就希望早點到97,起碼兩個人見面就不用這麼麻煩……

;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九二三章 看不懂就對了!

毛佳敏坐在自己那座位於上滬西邊界澱山湖畔的別墅裡,看著窗外的湖景想著什麼。她覺得好像這個夢工廠音樂非常有意思——說實在的,她雖然已經在93年跟港港的一個小唱片公司簽約了,當時為的是讓對方帶著她轉型,結果這兩年下來,對方只是不斷給她找機會上晚會唱歌或者去參加商演什麼的,這讓她很是火大!

為啥火大?因為她出道之後是因為大陸沒有流行音樂工業,只能跟後來的柳歡一樣,主要是唱電視劇主題曲什麼的。雖然電視劇主題曲這玩意兒單曲也可以賣很多,但是作為內地的天后,她怎麼也都想更進一步,能跟港臺的明星一樣隨便發片隨便熱賣啊!這就是她簽約港港公司的原因,就是為了要轉型成為真正的流行歌手。但是倒黴的是什麼?就是這個唱片公司居然把她給打造成了晚會明星了!就是讓她慢慢固定為了晚會歌手!這對她來說那簡直是比成為電視劇歌手還不能接受的事情!因為作為電視劇歌手,起碼還可以有新歌,起碼還可以發單曲,但是晚會歌手能發單曲麼?

這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