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不必,他們試將士,也是我的子民,去吧,注意安全。&rdo;

&ldo;是,臣告退。&rdo;看著仲孫輔極出去,才轉頭露出一臉笑意,只要不影響我什麼,都好說。

作者有話要說: 有沒有發現大將軍反攻了,_

☆、標題被吃了

空凌夜一回城就看到在城門後等待的人,下馬讓人備了筆和紙,沒人知道她要幹嘛。

直接提筆寫下一首詩,一首名為王莫忘的詩:&ldo;隨軍出征千萬裡,知去不歸意志鴻。身死異鄉為報國,魂歸故鄉為親友。&rdo;

一旁的江紫宸看後此時不知該說什麼,詩裡的意思很明顯。戰爭,沒有哪一個國家避免過,不管是內憂,還是外患,戰爭,說有就有,說戰就戰,死去多少百姓,葬送多少亡魂,使多少將士從此&l;身死異鄉為報國&r;。

突然感到,戰爭,真的太可怕,讓多少父母失去孩子,讓多少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親,死後還不得歸家。空凌夜的詩很快傳出了邊關,以極快的速度傳往京城。

當京城的人聽聞此詩的時候,被有心之人拿來在朝堂之上彈劾起遠在邊關為國拼殺的她:&ldo;皇上,大將軍這用詞不當,還很誇張,邊關將士是很辛苦,但也不至於是大將軍說的那般嚴峻,微臣認為,他是在功高自傲……&rdo;

話還未說完,便被另一個諫言官打斷:&ldo;皇上,微臣不同意曹大人的說法,臣認為,空大將軍此詩,無非是希望人人能體會國之安康來之不易,乃是萬千將士的血為載舟之河,應記住邊關將士之苦,也是希望皇上,甚至後世帝王均能明白邊關之安,來之不易,也是空大將軍用以安慰將士的親友而寫,理應讓其詩存在於人的心中,也讚揚了將士的大無畏。&rdo;

皇帝看著下面的兩人各自有理,在上面坐著一聲不吭,他可以想像邊關的戰況,邊關緊急如火,可這些京都的官員都在幹什麼?在想方設法的給空凌夜,給這個年輕的將軍找麻煩,生怕他能平安歸來?

戰報中的將士成千上萬的為國捐軀,那是生命,是人家含辛茹苦養了十幾年的孩子,是人愛了幾年的丈夫,是家中幼子的父親!一家人的支柱在邊關為國為民,拋頭顱灑熱血,可,這些吃好喝好不明民生疾苦的官呢?這就是所謂的父母官嗎?

想完冷笑一聲,起身走下階梯,什麼都沒有說,淡淡地一步一步走過每一個官。半響才開口問了一個所有人不敢回答的問題:&ldo;若是,這些將士是你們的親人,而你們,不是百姓的父母官,你們僅僅是百姓,辛苦的將孩子拉扯大,然後,因為國的需要而將人送往千里之外的邊關,至此無歸,這一首詩,你們將如何看待?&rdo;

大臣們聞言一聲不敢吭,也不等人說什麼,繼續道:&ldo;邊關有外患,北遼軍緊逼不退,西定有異動,毫無忌憚的對我朝百姓進行殺戮,可你們呢?你們在做什麼?在這裡,指責本應是送給千萬將士道辛苦的詩,你們,有何意啊?嗯?&rdo;

最後一聲帶著來自於帝王的冷硬,剛剛還在糾結於空凌夜那首詩的人,此刻只感到羞愧,行禮認錯:&ldo;臣有罪,請皇上責罰!&rdo;

對於這樣的人不止他一個,只不過是被人當槍使了而已,皇帝也不想多說什麼,在這裡問罪於他們,還不如,好好處理西定和左相一家的問題。

此時的空凌夜正在書房和江明玉等人商議何時出擊,在何地出擊,兩邊已經消停了半個多月,但這並不代表安定了,不知北遼在想什麼,但是,無論做什麼,現在西定的情況已經不允許北遼這邊拖延時間,她要在剩下的三個月內,打下北遼,要麼代替,要麼,讓他們心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