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艾格隆事前擬定的計劃,在今天下午他就可以帶著自己軍隊來到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北端,然後在帕諾斯-科洛科特洛尼斯的協助下,乘坐渡船,帶著部隊越過只有幾公里的帕特雷灣,潛入到希臘北部境內,然後再一路向東,進攻他此行的目標——納夫帕克託斯。

這個計劃並不完美,甚至可以說只是一個粗略的概念,其中的變數很多——尤其是目前希臘北部全境都已經淪陷於土耳其人之手,很難在登陸之後隱藏自己這支軍隊的行蹤。

所以他必須快速行動,搶在敵人在準備好之前達成自己的作戰目標——能夠讓他致勝的因素除了快速,還是快速。

在他的帶領下,就在當天下午,這一支軍隊如期來到了目的地——帕特雷城。

現在已經是傍晚時分了,艾格隆站在了海邊,一邊欣賞著落日的壯美景色,一邊若有所思。

從這裡往北遠眺,可以看到不遠處那些隔海相望的、巍然聳立的山峰和丘陵,那邊就是希臘的北部土地,目前也是土耳其人的佔領區了。

越過狹窄的帕特雷海灣,再往西北方走,就是拜倫死去的地方——邁索隆吉翁。

1824年,他就是在那裡壯志未酬死去的。

而除了拜倫之外,那裡也發生了許多同樣的英雄史詩。

1822年6月,土耳其軍隊試圖鎮壓希臘大起義,一路進軍,來到了邁索隆吉翁,然而那裡的起義軍拒不投降。依託要塞進行抵抗,土軍於是在7月包圍了該要塞,然後不斷髮動進攻,然而在守軍堅定的抵抗下,要塞一直堅守,巍然不動,1823年1月,久攻不下的圍城土軍被迫解圍撤走。

然而,不久之後,希臘各派之間發生了血腥的內訌,同時土耳其的馬哈茂德蘇丹又請求埃及出兵支援,於是土軍與埃軍一起再度席捲了希臘北境,並重新包圍邁索隆吉翁,終於,在1826年4月23日,該城陷落,希臘起義軍在北部解放的土地幾乎被一掃而空,不得不龜縮於伯羅奔尼撒半島。

這些故事,悲壯但也悲慘,因為直到目前為止,所付出的犧牲和血淚都被辜負了。

但是艾格隆知道,在他來到這裡之後,一切自然將會有所不同。

不過,要實現目標,除了激情之外也要講究方式方法。

邁索隆吉翁在陷落之後,又成了土耳其軍隊的駐紮地,防守力量非常強大,艾格隆當然不會直接去硬碰硬,所以他選擇了東北方的納夫帕克託斯作為自己的首戰目標。

行軍作戰,最重要的是要自己掌握主動權,調動敵人,選擇有利於自己的時機交戰;而不是硬碰硬,以蠻勇來決勝負。

他深信,過得不久,他將會以自己的力量,將這些地方一一解放,讓這裡的人們傳頌自己的名字,而那時候,他會攜手特蕾莎一起,在拜倫死去的地方獻花,紀念這位偉大而又風流不羈的詩人。

他在海邊沒有等待多久,帕諾斯-科洛科特洛尼斯帶著一群人,穿過了衛兵們的層層警戒線,來到了艾格隆的身邊。

“團長先生,很高興我們又見面了!”一見到艾格隆,帕諾斯就開開心心地向他致敬。

他這麼開心,當然是因為艾格隆信守諾言,自己冒險領軍出征的緣故。

“帕諾斯,見到您我也很高興。”艾格隆向他微微笑了笑,“當然,我所等待的不止是您而已。”

“當然,當然。”帕諾斯知道少年人是什麼意思,笑著連連向他點頭。

接著,帕諾斯偏過了視線,看向了遠處的海面。

“嗯,正巧,來了!”帕諾斯發出了一聲興奮的叫喊,然後抬手指向了遠處的海面。

艾格隆順手他的手指向海濱看了過去,然後發現,在日落之前最後的餘暉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