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了球棍,一邊脫下面盔,一邊問:“武子,甲氏與許國的情況都好吧?”
趙武拱手:“君上,兩處情況都好,春耕已經結束,今年該是一個豐收年。”
悼公擦著汗,說:“元帥估計鄭國人將於初夏出兵,我們的軍隊也該在那時候抵達鄭國,寡人已經去召集宋、魯、衛、曹、莒、邾、滕、薛、杞、小邾諸國國君及齊國世子光聯合伐鄭。宋國人比較心急,左師向戎的軍隊已經抵達鄭國東門。”
趙武問:“我們的軍隊完成集結還需要多久?”悼公回答:“十二天!十二天後,上軍首先出發。”這麼快,趙武記得上次伐鄭,晉國用了三年時間召集盟友,現在只用了幾個月,這說明悼公去年解散諸侯軍隊的時候,一定跟諸侯們約好了。
停了停,悼公繼續說:“這次,寡人打算留下欒黶的下軍駐守國內,你的新軍也留下一半吧!但寡人需要魏絳與你陪伴左右,隨時向寡人提出建議。”
趙武拱手,笑得很勉強:“我趙氏的軍隊留給欒黶指揮,他不會把我的軍隊帶到溝裡去吧?喔,反正也不會有人攻擊我們,那麼……諾!”
寺人過來替悼公解開鎧甲,悼公一邊脫甲,一邊感慨:“寡人很是喜歡蹴鞠,那種競賽隱含兵法,既有攻守,也有計策的使用。可是大臣們都說,那種運動拼搶兇狠,不讓寡人參與,這是遺憾啊!武子走的時候,不妨帶一支蹴鞠隊去,寡人在戰爭閒暇,觀賞一下比賽,或許能啟發思路。”
橄欖球式蹴鞠一經推廣,立刻受到狂熱軍國主義者的歡迎。現在,各領主城市內,主要的娛樂專案就是球賽,許多領主甚至親自上陣,一邊拼搏於球場,一邊琢磨著相應的戰術。隨著這項球賽的發展,各球隊之間相互較量一番的念頭也出現,於是就有了城際聯賽。不過,在所有的球隊中,趙城球隊的成績最好,因為他們是規則制定者。
十二天後,晉軍整隊南下。軍隊中多了許多球員,他們才是軍隊的明星,平民的偶像。當這些球員經過國君車隊的時候,連國君都要脫帽致敬,向他們歡呼。而他們的存在,也使得一貫嚴肅的晉國行軍佇列有了歡笑。
四月,齊國軍隊也抵達鄭國,宋國左師向戎看到盟軍出現,大喜過望,也不知道他許了齊國世子光什麼好處,齊國軍隊居然與宋國聯手,搶先向鄭國東門發起攻擊。
緊接著,趕到的晉軍發動了令人眼花繚亂的攻勢。晉國中軍在荀罃的統領下,從鄭國西郊向東侵略原來許國的土地(許國北遷,地歸鄭國所有)。衛國的孫林父也帥軍侵襲鄭國北部領土。
6月,聯軍在北林(在今河南省新鄭縣北)集結,再進發到向(在今河南省尉氏縣西南),接著向右繞行,駐紮於瑣(在今河南省新鄭縣北),最終實現對鄭都的合圍。聯軍在南門外炫耀武力後,再向西渡過濟隧(水名)………這樣眼花繚亂的軍事行動無疑是要告訴鄭國人,我們可以隨時攻擊你國土的任何一個角落!
這次戰爭充分顯露了荀罃的戰爭指揮藝術。即使在清代,攻擊前進中的大軍,要突然轉向,絕對是考驗將領統帥能力的頭疼事。但荀罃在春秋時代,這樣生產力極其落後的古代,指揮多國聯軍連續完成了分路合擊、陣前轉向、分路出擊、全軍會集、全軍轉向、全軍攻擊、再轉向、全軍反轉,等等眼花繚亂的動作,這些戰術動作,不僅看得鄭國人目瞪口呆,連趙武也滿頭大汗。
“藝術,這絕對是一個偉大的藝術作品!”趙武看著全軍行軍路線,喃喃自語。
“好,好球!”悼公衝場上趙氏球員的推進喊了一嗓子,而後轉身詢問趙武:“這下子,鄭國人該屈服了吧?”
趙武搖頭:“鄭國人的心思我不懂,但我懂得指揮軍隊。元帥這次表現出的指揮藝術簡直不可複製,我正在琢磨如何才能達到相近的指揮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