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龜的,聽到自己突然暴露在楚國與秦國援軍面前,他已經不顧規則,跳過國君向國內釋出了召集令………只用了二十天,悼公還沒來得及從虎牢城整軍南下,就看到一波接一波的趙氏領主武裝,沿著新修的國道轟隆隆的跑步前進,連綿不絕的繞過虎牢,直抵亳城。
亳城在滎陽附近,三國時代虎牢關與滎陽關是相連的,有時指的是一個地方,這點距離就是騎兵賓士半天的距離,等悼公帶領軍隊出了虎牢城,趙武身邊已經把新軍召集起來。
晉國的軍容更加鼎盛,除了原先的中軍與上軍外,號稱晉國最鋒利的矛、最堅固的盾都抵達了,而且是齊裝滿員的抵達。悼公見到趙武,神態輕鬆:“武子,這次有把握攻下鄭國幾重城郭?”
趙武傻笑:“看國君的意思。國君要打算留下一個強大的鄭國抵禦楚國,那麼,我的攻擊可以溫柔點。如果國君打算懲罰鄭國,我們現在有的是時間,我會零打碎敲的慢慢分割鄭國。”
悼公點頭下令:“懲罰鄭國!”
趙武大喜,回身向武士們宣佈:“武士們,放開手腳吧!你們所收穫的,全部屬於自己,我不取分毫。”眾軍轟然響應,晉軍誓師出擊。
這次,北方聯軍陣營裡,除了晉國,宋、魯、衛、曹、莒、邾、滕、薛、杞、小邾諸國國君、齊國世子光、還增加了許國國君黃、戎子(戎的首領)駒支。另外,晉國的軍隊陣營裡第一次成建制的出現了新軍。
對面,南方陣營裡只有少量的楚軍,中量的秦軍,以及大量的“鐵桿投降兵” 鄭軍。
面對這種情況,子囊與大夫詹商量:“不如退卻吧!我們這點人手,給晉國人塞牙縫都不夠……我聽說了,這次趙武子拿出了老本,他來了兩萬軍隊。趙武這個人我知道,上次他逼得我們楚軍進退兩難,羞辱了我們大王,一旦讓這個人靠近了身邊,恐怕我們想撤都不容易了。”
大夫詹咬牙:“雖然我很想跟趙武子較量一番,但我也知道這個人不是我能戰勝的。上次我們在西線,兵馬比這次還多,士兵比現在的隊伍還優秀,但趙武卻用更少的人,讓我們全軍覆沒……我們秦國這次出戰,以楚國為主,既然楚王想要撤退,我們遵令。”
子囊建議:“要走快走,晉軍主力還沒有進入鄭國境內,我們現在走,不算遇敵退卻,若一旦晉國人入境了,我們反而不好撤了。”
於是,楚國與秦國為了迴避晉軍的鋒芒,決定連夜撤退。在此期間,他們都懶得徵詢鄭國的意見,直接把鄭國當棵蔥,晾曬在了鄭國的田野裡。
北方聯軍層層推進,一直推進到鄭國東門………自西而來的聯軍攻擊東門,擺明了是不把東南方的楚國主力看在眼裡。這次主攻由新軍發動,頭三日,聯軍只是列陣東門,而趙武則興高采烈的指揮隨軍工匠製造攻城器械。
“井欄、衝車、撞車,還有什麼?遊戲裡還有什麼攻城器械,我能用上。咱這次十八般武藝一起上,讓天下人知道,我這個天下木匠的祖師爺不是吃乾飯的。”鄭國城下,趙武樂不可支的沉浸在建設遊戲中。
稍後,範匄代表國君前來催促新軍進攻,他說:“武子,聯軍已經列陣三天了,難得鄭國人這次能堅持三天不投降,你再耽誤下去,沒準他們又投降了。”
“明天,明天太陽昇起,你們將看到一場罕見的、華麗的攻城戰。”趙武拍著胸脯保證。
其實,鄭國人早就打算投降了,只是這次他們是有計劃的投降,再不像以前那樣盲目。
按照計劃,鄭國人雖然急於歸晉,但總要做一做樣子,他們一邊堅守城門,一邊派出良霄導大宰石兩位亞卿前往楚國,告知鄭國即將附晉:“孤(以鄭簡公口吻)為了社稷的生存,因而不能再忠心於您(楚王)了。您最好能以玉帛同晉國和好,要不然就